[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水下潜行的六足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67449.9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35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宋岩;吕文超;周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2601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水下 潜行 机器人 | ||
1.一种适用于水下潜行的六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壳体(1)、摄像头(2)、声呐(3)、左前足、左中足、左后足、右前足、右中足、右后足、气动装置(9)、气囊(10)、控制系统(11),所述防水壳体(1)的内部设有摄像头(2)、声呐(3)、气动装置(9)、气囊(10)、控制系统(11),所述气动装置(9)与气囊(10)连接,气囊(10)的底部设有排水口穿出防水壳体(1);所述控制系统(11)分别与摄像头(2)、声呐(3)、气动装置(9)连接,所述防水壳体(1)的两侧设有左前足、左中足、左后足、右前足、右中足、右后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水下潜行的六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11)的型号为JMDM-32DIOM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适用于水下潜行的六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11)的第一I/O接口与摄像头(2)连接,所述控制系统(11)的第二I/O接口与声呐(3)连接,所述控制系统(11)的第三I/O接口与气动装置(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水下潜行的六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足、左中足、左后足、右前足、右中足、右后足均包括:驱动电机(4)、螺旋桨(5)、小腿杆(6)、关节(7)、大腿杆(8)和舵机(12),所述大腿杆(8)的一端与舵机(12)连接,所述大腿杆(8)的另一端通过关节(7)与小腿杆(6)的一端连接,所述小腿杆(6)的另一端与螺旋桨(5)连接,所述螺旋桨(5)中设有驱动电机(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适用于水下潜行的六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足的舵机与控制系统(11)的第四I/O接口连接,所述左中足的舵机与控制系统(11)的第五I/O接口连接,所述左后足的舵机与控制系统(11)的第六I/O接口连接,所述右前足的舵机与控制系统(11)的第七I/O接口连接,所述右中足的舵机与控制系统(11)的第八I/O接口连接,所述右后足的舵机与控制系统(11)的第九I/O接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适用于水下潜行的六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足的驱动电机与控制系统(11)的第十I/O接口连接,所述左中足的驱动电机与控制系统(11)的第十一I/O接口连接,所述左后足的驱动电机与控制系统(11)的第十二I/O接口连接,所述右前足的驱动电机与控制系统(11)的第十三I/O接口连接,所述右中足的驱动电机与控制系统(11)的第十四I/O接口连接,所述右后足的驱动电机与控制系统(11)的第十五I/O接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适用于水下潜行的六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杆(6)和大腿杆(8)上均设有小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6744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隧道衬砌检修的施工辅助台车
- 下一篇:一种轴承生产用酸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