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叠合既有建筑与上层新建建筑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70061.4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77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马中建;陈家兴;仇健;李广伟;李文欢;孙勇;崇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 |
地址: | 10007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合 既有 建筑 上层 新建 结构 | ||
一种叠合既有建筑与上层新建建筑的结构,包括既有建筑和新建建筑,新建建筑包括新建基础、新建支撑核心筒和新建上层框架,新建基础和新建支撑核心筒均在新建建筑拆除区起建设置,新建支撑核心筒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新建基础上,新建支撑核心筒四周与周围边部区域之间设有建筑变形缝,新建上层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新建支撑核心筒和既有建筑的顶部。本实用新型新建建筑与既有建筑独立,采用各自受力不受影响的原则,在既有结构区域内小范围破除的方式,施工独立的基础和多个小型核心筒结构作为竖向支撑,支撑整个新建结构,可以保证低矮建筑在不具有独立增层扩建条件的基础上仍然需要向上增层扩建的技术问题,使得向上扩建后的建筑受力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体系,特别是一种叠合既有建筑与上层新建建筑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低矮建筑进行改造维修的施工中,通常的做法是在保持既有建筑原有占地面积的的基础上,对既有建筑进行加固改造,并且对既有建筑进行向下或者向上的增层改造。但是这种方式的增层建筑需通过原有基础加固后进行承载力的传导,因此既有建筑的加固改造是增层改造是否可以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但对一些低矮建筑加固改造后仍然不具有可以独立承担向上增层建筑的前提下依然对扩建具有需求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叠合既有建筑与上层新建建筑的结构,要解决在低矮建筑不具有独立增层扩建条件的基础上仍然需要向上增层扩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叠合既有建筑与上层新建建筑的结构,包括既有建筑和新建建筑,
所述既有建筑包括中心区域和边部区域,所述边部区域内设有新建建筑拆除区,
所述新建建筑包括新建基础、新建支撑核心筒和新建上层框架,所述新建基础和新建支撑核心筒均在新建建筑拆除区起建设置,所述新建支撑核心筒和新建上层框架均为钢结构,
所新建建筑拆除区设置在边部区域内、中心区域的四角位置处,所述新建支撑核心筒共四个分别对应新建建筑拆除区,同时新建支撑核心筒在边部区域内两侧前后左右均对应,
所述新建基础为新建支撑核心筒的基础,新建支撑核心筒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新建基础上,
所述新建支撑核心筒四周与周围边部区域之间设有建筑变形缝,所述新建支撑核心筒的高度等于既有建筑的高度,
所述新建上层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新建支撑核心筒和既有建筑的顶部。
所述新建支撑核心筒的横截面为矩形,包括核心筒结构柱和沿核心筒结构柱的高度分层设置的核心筒结构梁,所述核心筒结构梁固定连接在核心筒结构柱之间,所述核心筒结构柱包括核心筒主柱和核心筒附柱,所述核心筒结构柱的柱底固定连接在新建基础上。
所述新建支撑核心筒还包括抗侧力构件,所述抗侧力构件为斜撑,所述斜撑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上层核心筒结构梁上,所述斜撑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下层核心筒结构梁上或者下层核心筒结构梁与核心筒结构柱的连接位置。
所述核心筒结构柱向上延长直至新建上层框架的顶部。
所述新建上层框架包括新建框架柱和新建框架梁,所述新建框架柱包括自有框架柱和核心筒结构柱在新建上层框架范围内形成的延伸框架柱。
所述核心筒结构梁的最顶层钢梁与新建框架梁的最底层钢梁固定连接。
所述建筑变形缝内填有柔性材料。
所述既有建筑包括既有基础和既有结构,所述既有结构的柱底固定连接在既有基础上。所述既有基础与新建基础之间设有基础变形缝。
所述既有基础与新建基础之间通过联系构件拉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700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共晶夹具
- 下一篇:一种芥菜籽油螺旋榨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