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RFID托盘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84129.9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86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林德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佳联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厦门佰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3 | 代理人: | 林慕超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fid 托盘 标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RFID托盘标签,包括芯片层和包覆所述芯片层的透明封装层,芯片层与透明封装层之间设置有柔性防护层;芯片层呈方形设置,且包括驱动芯片和天线,驱动芯片设置在芯片层的中心处,驱动芯片四周均设有天线,驱动芯片的输入/输出端与所述天线相连接;芯片层的天线周向环绕设置有三个以上,天线用于全方向识别信号。在RF I D托盘标签内部设计一层柔性防护层,例如柔性的柔性防护层可以防止芯片层受到的冲击力减小,避免其发生损坏,提高RF I D托盘标签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环绕设置的多个天线,达到增加全方向识别信号的强度,提高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标签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RFID托盘标签。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又称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读头、通信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交换。
电子标签是RFID(英文全称为: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译文为:射频识别)技术的载体。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然而现有的电子标签在仓库中周转时,容易发生挤压损坏的问题,导致发生不必要的损失。或者,在货物上的电子标签损坏后,则无法达到快速入库记录的问题,需要额外的进行人工进行录入,影响货品存储、出仓、移交、搬运等等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RFID托盘标签,旨在改善现有电子标签不具有防护结构且不能够全方位识别信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RFID托盘标签,包括芯片层和包覆所述芯片层的透明封装层,所述芯片层与所述透明封装层之间设置有柔性防护层;所述芯片层的天线周向环绕设置有三个以上,所述天线用于全方向识别信号。
优选的,所述天线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天线圆周整列设置。
优选的,所述透明封装层为PVC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柔性防护层为EVA泡棉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透明封装层与所述柔性防护层之间设置有第一胶层。
优选的,所述芯片层与所述透明封装层之间设置有第二胶层。
优选的,贯穿所述芯片层、所述透明封装层和所述柔性防护层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芯片层的天线均设置为梯形排布,离驱动芯片最远处的天线为梯形的下底,离驱动芯片最近处为梯形的上底,梯形的上底尺寸小于梯形的下底尺寸;芯片层的天线为“S”型布线,且最外侧天线的线宽大于内侧天线的线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RFID托盘标签内部设计一层柔性防护层,例如柔性的柔性防护层可以防止芯片层受到的冲击力减小,避免其发生损坏,提高RFID托盘标签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环绕设置的多个天线,达到增加全方向识别信号的强度,提高实用性。
2、为了使结构紧凑且整体性强耐冲击,通过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进行粘连,提高RFID托盘标签结构的稳固性。
3、搬运时可以通过固定孔进行固定放置,避免因为震动、抖动等问题,导致RFID托盘标签损伤的问题,提高RFID托盘标签使用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佳联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佳联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841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邻氨基苯酚生产用脱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市场营销用数据展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