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下往复式自行车、人力车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03938.3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68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辛永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辛永升 |
主分类号: | B62M9/00 | 分类号: | B62M9/00;B62M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1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下 往复 自行车 人力车 传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下往复式自行车、人力车传动机构,包括:飞轮,所述飞轮设置为两组,飞轮内包含有棘轮机构,两飞轮分别安装在后车轮的两侧,且后车轮安装在后轮轴上,并且两组飞轮上分别安装有传动结构;车架,所述车架的中部安装有四组定滑轮,且车架竖向立柱正面安装的一组定滑轮上套接有联动绳索。该上下往复式自行车、人力车传动机构使用绳索传动或者标准自行车链条传动,在驱动过程中每个脚踏仅在一段圆弧上往复运动,而这个运动的范围恰好最适合人体发力,可利用骑行者的自身重力进行发力做功,它克服传统自行车在运转中,存在力臂为零有死点做过多无用功的缺点,使骑行更为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人力车领域,具体为一种上下往复式自行车、人力车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自行车、人力车的传动系统多使用周圈运转式链传动,链条在裤角附近,经常会沾的裤脚很多油污。
现有自行车在骑行中由脚发力,曲柄周圈运转,脚的发力基本是垂直向下,所以力矩从零到最大再到零周而复始不断往复,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力臂不断变化,人体所施力做了很多无用功,骑行者骑行时会多消耗很多体力,导致一般人骑行普通的无变速自行车舒适范围仅能够在短途二三公里内,现有自行车曲柄周圈运转,膝关节活动范围大,体力略好的人用变速车在十公里左右也会感到膝关节酸胀不适,很难适合普通人长途骑行;现在的大多数自行车骑行在绝大多数时间内只能采用坐骑的方式,为了能使上力气身体还要前倾,长时间保持这种坐骑姿势,易造成骑行者臀部肌肉局部压痛难受,也影响骑行者的骑行意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市场空白,提供了一种上下往复式自行车、人力车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往复式自行车、人力车传动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下往复式自行车、人力车传动机构,包括:
飞轮,所述飞轮设置为两组,飞轮内包含有棘轮机构,两飞轮分别安装在后车轮的两侧,且后车轮安装在后轮轴上,并且两组飞轮上分别安装有传动结构;
车架,所述车架的中部安装有四组定滑轮,且车架竖向立柱正面安装的一组定滑轮上套接有联动绳索,同时另外三组定滑轮上套接有传动结构,联动绳索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组连杆的前端,传动结构的两端连接在连杆的调节块上,调节块可沿连杆长度方向移动;
连杆, 连杆的前端固定有脚踏,连杆与传动结构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结构为传动绳索,传动绳索为三段式,传动绳索的中间段为弹性绳索,弹性绳索的两侧段为无弹性绳索,传动结构包括缠绕驱动部、滑轮传动部、连接部和弹性张紧端,且缠绕驱动部、滑轮传动部和连接部均设置为两组,两组缠绕驱动部分别安装在位于后车轮两侧的飞轮上,两组滑轮传动部分别安装在位于车架中部顶端两侧的定滑轮上,两组连接部下端分别安装在两组连杆的调节块表面,一组弹性张紧端安装在位于车架下侧的定滑轮上。
进一步的,所述缠绕驱动部的匝数为至少两组,且缠绕驱动部直接缠绕在飞轮上,同时在其静摩擦力传动不足的情况下位于缠绕驱动部中部的绳环一点固定安装在飞轮上。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结构为三段式传动链条,传动链条的中部段为弹性绳索,同时传动链条的两侧为自行车链条,同时此传动链条是由弹性绳索和自行车链条组成的复合结构,位于传动链条两端的自行车链条,一端安装在链飞轮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安装在调节装置上,三段式的传动链条在安装的过程中,相应的定滑轮为链轮。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结构为五段式的传动链条为标准自行车链条后再加一段无弹性绳索,五段式的传动链条上的自行车链条长度小于三段式的传动链条上的自行车链条长度,五段式的传动链条在安装的过程中,与无弹性绳索相接触的定滑轮为槽轮。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上安装有芯轴,且芯轴上安装有定滑轮,芯轴和滑轮座孔、连杆与后轮轴之间安装有带端盖的深沟球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永升,未经辛永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039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