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辆的逃生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26346.3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67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卞彬宇;张翔;曾介心;王志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9/02 | 分类号: | B61D19/02;B61D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3 | 代理人: | 鲍丽伟 |
地址: | 43006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逃生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的紧急逃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逃生门结构,包括门框、门板和踏板组件,所述门框用于与轨道车辆的车体连接,所述门板与所述门框连接,所述门板顶部与所述门框顶部之间设有气弹簧,所述踏板组件设置在所述门框底部,且所述踏板组件位于所述门板内侧,所述踏板组件与所述门框铰接,所述踏板组件包括多个连接板,相邻的所述连接板之间铰接。本实用新型的门板及踏板组件的结构简单,制造和安装难度较现有技术明显减小,整个逃生门结构的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的紧急逃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逃生门结构。
背景技术
悬挂式轨道车辆一般会在车头或者车尾设置紧急逃生门,当轨道车辆发生故障后,轨道车辆内的司乘人员可以从紧急逃生门逃生。由于悬挂式轨道车辆一般具有一定高度,为避免对司乘人员的二次伤害,一般会在故障车辆的前方或者后方停泊救援车辆,故障车辆或者救援车辆的紧急逃生门同时打开,然后通过故障车辆或者救援车辆的过渡踏板将司乘人员紧急转移到救援车辆内。
现有的类似紧急逃生门一般将逃生门设置成上门页和下门页,下门页打开后作为过渡踏板。但是此类逃生门的结构复杂,制造和安装难度都比较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间壁结构,包括门框、门板和踏板组件,所述门框用于与轨道车辆的车体连接,所述门板与所述门框连接,所述门板的顶部与所述门框的顶部之间设有气弹簧,所述踏板组件设置在所述门框的底部,且所述踏板组件位于所述门板内侧,所述踏板组件与所述门框铰接,所述踏板组件包括多个连接板,相邻的所述连接板之间铰接。
可选地,所述踏板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门框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板铰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第一踏板和第一围板,所述第一围板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踏板的两侧边沿,所述第一围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围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还包括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和所述第二连接耳均与所述第一围板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耳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耳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第二踏板和第二围板,所述第二围板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二踏板的两侧边沿,所述第二围板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板还包括第三连接耳,所述第三连接耳连接所述第二围板,所述第三连接耳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
可选地,所述门框包括上横梁、下横梁、第一角连接件、第二角连接件、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下横梁水平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平行设置,所述上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角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纵梁的顶部和所述第二纵梁的顶部连接,所述下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角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纵梁的底部和所述第二纵梁的底部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与所述下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一转轴,所述踏板组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支撑柱铰接。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所述第一摆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纵梁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一摆臂的另一端与所述门板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二摆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纵梁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摆臂的另一端与所述门板的中部铰接。
可选地,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部、连接部和限位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门框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当所述门板与所述门框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踏板组件抵触,将所述踏板组件固定在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门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263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围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下变形量在线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