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重型燃气轮机全速动平衡实验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96130.4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83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罗鹏;李景波;孙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燃气轮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14 | 分类号: | G01M15/14;G01M15/02;G01M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珉 |
地址: | 110167 辽宁省沈阳市中国(辽宁)自***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重型 燃气轮机 全速 动平衡 实验 连接 结构 | ||
一种用于重型燃气轮机全速动平衡实验的连接结构,包括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全速动平衡机万向联轴器、燃气轮机转子前轴颈及全速动平衡机轴瓦;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前端筒口设有外法兰,后端筒口设有内法兰,内法兰与后端筒口之间设为转子转接段;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通过外法兰及螺栓与全速动平衡机万向联轴器固连;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通过转子转接段与燃气轮机转子前轴颈过盈插接配合,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通过内法兰及螺栓与燃气轮机转子前轴颈固连;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外圆直径与全速动平衡机轴瓦内圆直径相匹配,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与全速动平衡机轴瓦支撑配合;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外圆面与燃气轮机转子前支点外圆基准面形位公差及粗糙度相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重型燃气轮机动平衡实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重型燃气轮机全速动平衡实验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某重型燃气轮机的转子前支点内悬,被压气机的1-3级鼓筒包裹,导致重型燃气轮机的转子前支点无法与全速动平衡机的轴瓦进行支撑配合,也就造成重型燃气轮机从未实现过全速动平衡实验,以往只能对重型燃气轮机开展慢速动平衡实验。由于重型燃气轮机在此前从未进行过全速动平衡实验,在电厂试车时,经常出现燃气轮机转子的振动值过大,甚至引发停车情况。因此,对重型燃气轮机开展全速动平衡实验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重型燃气轮机全速动平衡实验的连接结构,首次实现了重型燃气轮机的全速动平衡实验,经过全速动平衡实验后,在电厂试车时,燃气轮机转子的振动值大幅度减小,为重型燃气轮机的运行可靠性奠定了基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重型燃气轮机全速动平衡实验的连接结构,包括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全速动平衡机万向联轴器、燃气轮机转子前轴颈及全速动平衡机轴瓦;所述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的前端筒口设有外法兰,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的后端筒口设有内法兰,且内法兰与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的后端筒口之间的部分作为转子转接段;所述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通过外法兰及螺栓与全速动平衡机万向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通过转子转接段与燃气轮机转子前轴颈过盈插接配合,且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通过内法兰及螺栓与燃气轮机转子前轴颈固定连接;所述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的外圆直径与全速动平衡机轴瓦的内圆直径相匹配,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与全速动平衡机轴瓦支撑配合。
所述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外圆面的形位公差及粗糙度与燃气轮机转子前支点外圆基准面的形位公差及粗糙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重型燃气轮机全速动平衡实验的连接结构,首次实现了重型燃气轮机的全速动平衡实验,经过全速动平衡实验后,在电厂试车时,燃气轮机转子的振动值大幅度减小,为重型燃气轮机的运行可靠性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重型燃气轮机全速动平衡实验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全速动平衡工艺轴套,2—全速动平衡机万向联轴器,3—燃气轮机转子前轴颈,4—全速动平衡机轴瓦,5—燃气轮机转子前支点,6—压气机鼓筒,11—外法兰,12—内法兰,13—转子转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燃气轮机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燃气轮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961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机组顶板组件
- 下一篇:平衡杆嵌入式按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