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囊式下颌托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17989.6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66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杨雷;石艳;杨洋;王红雨;马玉新;潘法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法廷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A61B90/14 |
代理公司: | 葫芦岛天开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0 | 代理人: | 卜海慧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下颌 托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气囊式下颌托举装置,支撑部,包括支撑气囊,支撑气囊为设有一敞口的“C”型环状气囊体;托举部,包括第一托举气囊和第二托举气囊,托举部设置在支撑部的上端;第一托举气囊靠近敞口并设置在敞口的一侧,第二托举气囊与第一托举气囊对称设置在敞口的另一侧;充气部,包括充气管和充气件;充气件通过充气管与支撑气囊连接,并向支撑气囊内注入气体。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C”型环状气囊体作为支撑部,对使用者颈部支撑,在支撑气囊上端设有承托气囊,利用承托气囊推动下颌前移,牵拉舌体打开气道,改善使用者呼吸,适宜作为气囊式下颌托举装置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气囊式下颌托举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全身麻醉或者昏迷失去知觉的患者,在救治过程中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会提供氧气供应供患者呼吸,但是此时的患者已经失去了对肌体的控制,躺卧时会发生舌头后坠堵塞气道的情况,导致呼吸供氧不足。
在手术时,往往需要救治者托起患者下颌,维持气道通畅,实施辅助通气。托下颌,时间长,医护人员体力损耗大,占用人力,影响救治效果。手术后,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呼吸困难,临床常用手段为氧气管插管或者将气管切开的方法用机器辅助供养,给患者带来多余的病痛。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能够解决患者在对于肌体失去控制同时也能维持气道通畅,不会因舌体后坠导致阻碍呼吸,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囊式下颌托举装置,该装置通过在支撑部上端设有托举部,使病患在躺卧时承托起患者下颌骨,使下颌骨前移从而牵引舌根部与呼吸道错位,避免因舌后坠造成的呼吸道堵塞,导致的患者呼吸困难,解决病患者无阻碍呼吸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气囊式下颌托举装置,包括支撑部、托举部和充气部;
支撑部,包括支撑气囊,所述支撑气囊为设有一敞口的“C”型环状气囊体;
托举部,包括第一托举气囊和第二托举气囊,所述托举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上端;所述第一托举气囊靠近所述敞口并设置在所述敞口的一侧,所述第二托举气囊与所述第一托举气囊对称设置在所述敞口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托举气囊下端面和第二托举气囊下端面均与所述支撑气囊上端面部分贴合设置形成重合面,所述重合面上设有通气口;所述第一托举气囊和第二托举气囊均通过所述通气口与下端的支撑气囊连通;
充气部,包括充气管和充气件;所述充气件通过所述充气管与所述支撑气囊连接,并向所述支撑气囊内注入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托举部与所述支撑部错位设置;使所述托举部部分探出所述支撑部的内沿,并使所述托举部的中线在所述支撑部中线的内侧。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托举气囊和第二托举气囊部分延伸出所述支撑气囊的内沿,所述第一托举气囊的中线和第二托举气囊的中线与所述支撑气囊的中线之间设有所述重合面。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件为充气球,所述充气球一端与所述充气管连接,并在连接处设有充气阀门,所述充气球的另一端设有进气口。
优选的,所述充气件为微型气泵。
优选的,所述第一托举气囊和第二托举气囊为蚕豆状,所述气囊内侧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可紧密贴合下颌骨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为一个以上的支撑气囊依次叠落组成,并利用若干充气管与若干所述支撑气囊连接,若干所述充气管另一端连接有连通器,所述连通器将多组所述充气管汇总为一条充气管后与所述充气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托举气囊和所述第二托举气囊采用热熔工艺设置所述支撑气囊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托举气囊、所述第二托举气囊和所述支撑气囊内选用PVC材质作为内胆,外包裹有植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法廷,未经潘法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179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节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粉状药剂配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