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铁横梁多机器人打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32146.3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43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彤;张鹤;尤于朋;钟宏庆;张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远大智能高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41/02;B24B41/06;B24B51/00;B24B49/1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张琇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横梁 机器人 打磨 系统 | ||
一种高铁横梁多机器人打磨系统,属于工业智能机器人打磨加工领域。包括xyz三轴滑台、旋转变位机构、六轴机器人、机器人控制柜、主电控柜、刀具库、视觉检测装置和上下料区,采用两台六轴机器人和旋转变位机组成的对称式布局,两台六轴机器人同时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改善了工人的工作条件;利用与主电控柜连接的视觉检测装置采集工件特征区域信息并通过机器人控制柜输出的轨迹信号和坐标信号使六轴机器人实现打磨作业。该装置使得横梁打磨过程自动化,保证了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智能机器人打磨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铁横梁多机器人打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改革,机器人自动打磨技术广泛应用于工厂和企业的生产,近些年来轨道车辆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高铁横梁为焊接装配件,存在多处焊瘤需要打磨及修行切破口,其精度要求高,国内对于横梁打磨的工作模式还局限于人工打磨。人工打磨在横梁的打磨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弊端,首先粉尘和噪声对工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其次人工打磨大大降低了打磨的效率,拉长了打磨时间,而且人工打磨和修行过的工件瑕疵较多、形状误差较大,这些瑕疵影响横梁的使用性能。所有这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厂和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铁横梁多机器人打磨系统。
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铁横梁多机器人打磨系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xyz三轴滑台、桁架搬运机械手、旋转变位机构、六轴机器人、机器人控制柜、主电控柜、刀具库、视觉检测装置和上下料区,所述xyz三轴滑台末端安装桁架搬运机械手,桁架搬运机械手用于抓取工件;所述旋转变位机构设置在与上下料区相对的一侧且与主电控柜信号连接,用于接电控柜输出的指定加工工位信号;在旋转变位机构两侧对称的设置有六轴机器人,所述六轴机器人前端安装有用于抓取打磨刀具的磨削电主轴和用于获取横梁打磨点区域图像的视觉检测装置,所述视觉检测装置与主电控柜信号连接,以将采集到的横梁打磨点区域图像输出给主电控柜;所述六轴机器人与机器人控制柜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机器人控制柜输出的加工轨迹信号;所述机器人控制柜与主电控柜信号连接,用于接收主电控柜输出的对六轴机器人加工轨迹进行校准和补偿的坐标信号。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视觉检测装置包括激光智能面相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铁横梁多机器人打磨系统,包括xyz三轴滑台、旋转变位机构、六轴机器人、机器人控制柜、主电控柜、刀具库、视觉检测装置和上下料区,采用两台六轴机器人和旋转变位机组成的对称式布局,两台六轴机器人同时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改善了工人的工作条件;利用与主电控柜连接的视觉检测装置采集工件特征区域信息并通过机器人控制柜输出的轨迹信号和坐标信号使六轴机器人实现打磨作业。该装置使得横梁打磨过程自动化,保证了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铁横梁多机器人打磨系统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部件局部放大图;
图中序号说明如下:1横梁、2xyz三轴滑台、21基座、22 X轴滑台、23 Y轴滑台、24Z轴滑台、3旋转变位机构、4六轴机器人、5 机器人控制柜、6主电控柜、7刀具库、8视觉检测装置、9磨削电主轴、10上下料区、11桁架搬运机械手。
具体实施方式
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1、图2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远大智能高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沈阳远大智能高科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321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缩径机
- 下一篇:一种水中石油类检测的采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