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正弦波逆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90919.3 | 申请日: | 2021-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37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张锐;刘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44 | 分类号: | H02M7/44;H02M7/5387;H02M3/337;H02M1/12;H02J7/00;B60R16/03;B60R16/033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王新雨 |
地址: | 150027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正弦波 装置 | ||
一种车载正弦波逆变装置,涉及电力电子领域。主控单元用于接收一号检测单元、二号检测单元和三号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且发送驱动信号至一号驱动单元和二号驱动单元;12V直流电源输入升压单元,经升压单元升压、逆变单元逆变、滤波单元滤波后输出至负载,给负载供电,一号检测单元检测升压单元输出的升压信号、二号检测单元检测逆变单元输出的逆变信号、三号检测单元检测滤波单元输出的滤波信号,并将接收的三种信号输入给主控单元处理后,发送驱动信号至一号驱动单元和二号驱动信号;一号驱动单元发送驱动信号驱动升压单元,二号驱动单元发送驱动信号驱动逆变单元。解决了现有的逆变装置效率低、体积大、能源消耗大可靠性低且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载设备应用在汽车上,例如车载GPS终端、行车记录仪、车载诊断系统等等。但是这些车载设备一般都不需要独立供电,而采用汽车电源作为供电电源,则高达了汽车电源的供电压力。
现有的逆变装置具有局限性:传统的汽车电源通常采用低压的逆变器加工频变压器的方案,但是该方案效率低、体积大、能源消耗大可靠性极低并且不方便使用,并不适用于车载的恶劣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逆变装置效率低、体积大、能源消耗大可靠性低且不方便使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车载正弦波逆变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载正弦波逆变装置,该装置用于给负载10供电,该装置的供电电源为12V直流电源;该装置包括主控单元1、升压单元2、逆变单元3、滤波单元4、一号驱动单元5、二号驱动单元6、一号检测单元7、二号检测单元8和三号检测单元9;
主控单元1用于接收一号检测单元7、二号检测单元8和三号检测单元9的检测信号,且发送驱动信号至一号驱动单元5和二号驱动单元6;
升压单元2用于接收12V直流电源的输入和一号驱动单元5发送的驱动信号,且输出升压后的信号至一号检测单元7和逆变单元3;
逆变单元3用于接收升压单元2输出的升压后的信号和二号驱动单元6输出的驱动信号,且发送逆变信号至二号检测单元8和滤波单元4;
滤波单元4用于接收逆变单元3发送的逆变信号,且输出滤波信号至三号检测单元9和负载10;
一号驱动单元5用于接收主控单元1发送的控制信号,且输出驱动信号至升压单元2;二号驱动单元6用于接收主控单元1发送的控制信号,且输出驱动信号至逆变单元3;一号检测单元7用于接收升压单元2发送的升压后的信号,且输出检测信号至主控单元1;二号检测单元8用于接收逆变单元3发送的逆变信号,且输出检测信号至主控单元1;三号检测单元9用于接收滤波单元4发送的滤波信号,且输出检测信号至主控单元1。
优选的,所述一号检测单元7由3.3V、GND、R8、R9、R10、R12、两个LMX324C、R11、C7、D9、D10、C8、R13、R14和C9组成;
U1+为一号检测单元7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升压单元2的升压后的信号输出端;P4为一号检测单元7的输出端,用于连接主控单元1的检测输入端;U1+连接R8的一端,R8的另一端同时连接R9的一端和R10的一端;R10的另一端连接R12的一端,R12的另一端接地;R9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一个LMX324C的阳极和C7的一端;C7的另一端同时连接接一个LMX324C的放大极和R11的一端;R1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D9的阳极、D10的阴极和另一个LMX324C的阴极;D9的阴极连接3.3V,D10的阳极连接GND;另一个LMX324C的阴极的阳极同时连接C8的一端和R13的一端;C8的另一端和R13的另一端同时连接另一个LMX324C的放大极和R14的一端;R14的另一端连接C9的一端,C9的另一端连接GND,C9的另一端连接P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科技大学,未经黑龙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909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智能监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模板加工用折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