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的轨道交通智慧车站仿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57946.8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39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奚弘之;许俊龙;马海峰;李建利;王强;劳柳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控科教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7/02 | 分类号: | G05B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310059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人工智能 联网 轨道交通 智慧 车站 仿真 装置 | ||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的轨道交通智慧车站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站模型,用于模拟车站的空间构造;
人工智能物联网组件:用于采集车站模型内的环境数据并发送至上位机;
风管道组件,所述风管道组件一端位于所述车站模型外部,所述风管道组件另一端位于位于所述车站模型内部,用于模拟送风、排气、回气和对有害气体进行输送;
第一电磁阀,通过法兰与所述风管道组件位于所述车站模型内部的段落连接,用于在模拟时所述风管道组件的扩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的轨道交通智慧车站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站模型包括:
模型主体框架;
盖板,和所述模型主体框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上预留有所述风管道组件穿入的通孔;
隧道组件、电扶梯组件和站台门组件,均位于所述模型主体框架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的轨道交通智慧车站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主体框架包括站台层和站厅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的轨道交通智慧车站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道组件包括:
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上连接有第二电磁阀、第一风机和第一风阀;
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连接有第三电磁阀、第二风机和第二风阀;
进出风口盒子: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连接,用于模拟车站风亭;
支管,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导通,所述支管和第四电磁阀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的轨道交通智慧车站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干扰源置物盘,放置于所述进出风口盒子内,用于输入改变车站模型内部环境的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的轨道交通智慧车站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站模型内部还设置有LED灯组,用于模拟车站内部的光照强度环境。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的轨道交通智慧车站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智能物联网物组件包括若干智能继电器、传感器组件和串口转换器,所述智能继电器、传感器组件和串口转换器通过总线串联,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LED灯组、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均与对应的所述智能继电器连接,所述电扶梯组件、站台门组件、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通过电机驱动器与对应的所述智能继电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的轨道交通智慧车站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线盒,其中,所述接线盒包括盒体、左端子排、右端子排、主端子排接口和备用端子排接口,所述左端子排和右端子排位于盒体内部,所述主端子排接口和备用端子排接口设置于盒体外表面上,所述左端子排和主端子排接口电连,所述右端子排和备用端子排接口连接,所述左端子排包括若干端子排子单元,若干所述端子排子单元通过主端子排接口分别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连接、若干物联网电源模块、电机驱动器、电扶梯组件、站台门组件、第一风机、第二风机、LED灯组、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电连。
9.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的轨道交通智慧车站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用于所述智能继电器和所述电机驱动器的放置,所述控制柜上设置有穿线孔,用于导线和所述总线的走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控科教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控科教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5794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页岩气检测和开发的数据采集仪
- 下一篇:一种加热炉用烟气掺混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