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车底盘托运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89444.3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80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侯鹏;段洪宝;程志立;崔晓旭;孙明辉;孙明勋;卢立业;董傲;路启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宁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B62D53/00;B62D5/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侯绪军 |
地址: | 27207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车 底盘 托运 小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整车底盘托运小车,属于车间辅助用具技术领域,采用的方案是:包括主动车,主动车包括车架一,车架一的上端设置有箱体,箱体内安装有控制器,车架一底部的前端设置有舵轮驱动单元,车架一底部的后端设置有一组承重轮,舵轮驱动单元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的轴线与承重轮的轴线垂直,车架一的底部还安装有磁导航传感器,磁导航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该装置结构合理、适用性强,通过设置导向轮和磁导航传感器,能够在两种导航模式下运行,适应不同路线上的控制要求,能够适用于不同车型底盘的重载托运。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车间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车底盘托运小车。
背景技术
整车底盘进行安装和转运时,需要通过托运小车运载底盘,运用人工推进的办法,能够保证生产加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但额外增加了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费时费力;依靠地链轨道对动力小车的运行方向和范围进行控制时,往往会受制于车型,由于车型不同,在托运小车运行时,相邻运载底盘之间的间距不一致,严重影响了生产节拍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托运小车的自动化程度扩大其适用范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整车底盘托运小车,使其既具有沿导轨运行的能力,又能够具有自动导航运行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车底盘托运小车,包括主动车,主动车包括车架一,车架一的上端设置有箱体,箱体内安装有控制器,车架一底部的前端设置有舵轮驱动单元,车架一底部的后端设置有一组承重轮,舵轮驱动单元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的轴线与承重轮的轴线垂直,车架一的底部还安装有磁导航传感器,磁导航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在托运整车底盘时,承重轮在舵轮驱动单元的带动下能够随舵轮驱动单元运动并带动车架一运动和转向;当托运的底盘能够适用于生产车间中布设的地链轨道时,舵轮驱动单元仅作为驱动轮作用,设置于车架一两侧的导向轮能够与地链轨道相接触,控制主动车沿导轨运行;当托运的底盘受制于车型不能适用于生产车间中原本布设的地链轨道时,在主动车的部分运输路线上设置磁条,通过磁导航传感器感应磁条的位置并反馈给控制器,由控制器调节操纵舵轮驱动单元,此时的舵轮驱动单元同时起到驱动和导向的作用,能够实现装置的自动导航运行,将受车型影响的底盘通过磁导航线路进行托运,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进一步地,还包括从动车,从动车位于主动车的后方,从动车包括框架式的车架二,车架二的前端通过连接部与车架一的后端相连,车架二底部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一组承重轮,每组承重轮包括至少两个承重轮。从动车能够辅助支撑底盘,适用于重载运输,将从动车放置于托运的整车底盘的后端。
进一步地,主动车上设置有前承托架,从动车上设置有后承托架,前承托架和后承托架均包括托架主体和两根支撑杆,前承托架中的两根支撑杆固定连接于车架一的两侧,后承托架中的两根支撑杆固定连接于车架二的两侧,托架主体与支撑杆垂直设置,托架主体的两端设置有挡板。能够更好地承托整车底盘,保证托运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托架主体上还设置有支撑垫块,支撑垫块位于托架主体的两端。支撑垫块能够作为支撑点,用于支撑底盘,防止托运过程中装置转向时前、后承托架与底盘之间产生相对滑动。
进一步地,舵轮驱动单元包括单舵轮、驱动电机和转向机构,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单舵轮相连,驱动电机和单舵轮均安装于转向架上,转向架位于转向机构的下方,转向机构固定连接于车架一的底部。采用单舵轮驱动能够实现主动车的前进、后退和左右转弯。单舵轮配合两个承重轮的三轮结构形式能够保证装置的抓地性,提高了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转向机构包括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下端与转向架固定连接,从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均设置于安装板的上方,并与安装板转动连接,安装板的下方连接有转向电机,转向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相连。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与从动齿轮连接的转向架转动,使单舵轮在转向架的作用下完成转向动作,达到单舵轮平稳转向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宁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宁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894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