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式主动悬架及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35005.1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98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许豪伦;廖银生;张宏洲;黄泰硕;张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8 | 分类号: | B60G13/08;B60G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帆远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0 | 代理人: | 刘继昂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式 主动 悬架 具有 车辆 | ||
1.一种液压式主动悬架,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器、共用通道、蓄能器模块及储液装置,所述减振器具有壳体、活塞及活塞杆,所述壳体适于与车轮或车桥连接,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壳体内且限定出所述减振器的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且适于与车身连接,所述储液装置及所述蓄能器模块均通过所述共用通道与所述下腔室连通,所述储液装置用于调节所述车辆的高度,所述蓄能器模块用于调节所述减振器的刚度和阻尼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式主动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下腔室连通,所述共用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储液装置连通,所述共用通道设置有模块连接处,所述模块连接处位于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且用于连通所述蓄能器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式主动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通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模块连接处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式主动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连接处包括第一连接点,所述蓄能器模块包括第一蓄能器及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蓄能器与所述第一连接点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点与所述下腔室之间,所述第二控制阀为调节阀、切断阀及切断调节阀的其中一种,当所述第二控制阀为调节阀时,所述第二控制阀用于调节开度以调节所述减振器的阻尼;当所述第二控制阀为切断阀时,所述第二控制阀用于调节刚度;当所述第二控制阀为切断调节阀,所述第二控制阀用于调节所述减振器的刚度及阻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式主动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连接处还包括第二连接点,所述蓄能器模块包括第二蓄能器及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二蓄能器与第二连接点连通,所述第三控制阀设置在第二蓄能器与第二连接点之间,且可选择性地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点与所述第二蓄能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式主动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连接处包括第一连接点及第二连接点,所述蓄能器模块包括第一蓄能器、第二蓄能器、第二控制阀及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一蓄能器与所述第一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二蓄能器与所述第二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点与所述下腔室之间,所述第三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蓄能器与第二连接点之间,所述第二控制阀为调节阀以调节所述减振器的阻尼,所述第三控制阀为切断阀以调节所述减振器的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式主动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点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点远离所述第二端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式主动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连接点之间设置有第四控制阀。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式主动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为前轴减振器,所述模块连接处与所述第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点,所述液压式主动悬架还包括第三蓄能器,所述第三蓄能器与所述第三连接点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式主动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为后轴减振器,所述模块连接处还包括第三连接点,所述第三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连接点之间,所述蓄能器模块包括第三蓄能器,所述第三蓄能器与所述第三连接点连通。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液压式主动悬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350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防水卷材用收料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纸浆模塑的注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