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装置及治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25347.X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7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末原达;秦真由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B1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牛蔚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装置 方法 | ||
提供能够有效地治疗包含宫颈部的大范围的癌的治疗装置及治疗方法。宫颈癌的治疗装置(10),其具有:具有前端部及基端部的主体轴(21);配置于主体轴(21)的前端侧,能够通过流体流入而扩张的扩张部(30);从扩张部(30)向前端侧突出的前端轴(24);至少1个照射部(50),能够从前端轴(24)及扩张部(30)发出抗体‑光敏物质的激发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宫颈癌及阴道癌的治疗装置及治疗方法。
背景技术
宫颈癌患者呈增加趋势,特别是20~30岁的年轻女性患者数量在增加。现在的宫颈癌的治疗将从早期阶段(阶段I)开始全部摘除子宫作为标准治疗,但是对年轻患者来说,为了维持妊娠功能,需要能够保留子宫的局部治疗。另外,在进展阶段(阶段III以后),由于癌向周边组织扩散,难以通过手术切除,因此将放射线疗法和化学疗法组合而成的治疗作为标准治疗。但是,就5年生存率而言,在阶段III为50%、在阶段IV为20%,都较低,需要更有效的治疗。作为癌的局部治疗,已知有使用光反应物质的疗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其中,使用抗体-光敏物质(亲水性酞菁)的疗法通过对聚集于肿瘤的抗体-光敏物质照射激发光(例如,近红外线),能够不破坏正常细胞等非靶细胞而特异性地破坏靶细胞,希望在减轻副作用的同时得到好的治疗效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8-0113246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另一方面,为了得到抗体-光敏物质的高治疗效果,需要对聚集于肿瘤的抗体-光敏物质准确地照射近红外线。但是,由于光因生物体组织的影响而急剧衰减,因此近红外线的到达深度浅,非侵袭地从体表向实性癌照射治疗所需要的能量的光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需要尽可能地抑制侵袭性并准确地向体内的肿瘤照射光的手段。在宫颈癌的情况下,癌在宫颈管的大范围扩散的情况多,需要针对大范围的癌以尽可能近的距离照射光的手段。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对包含宫颈部的至少一部分的范围内的癌进行有效地治疗的治疗装置及治疗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治疗装置为向与宫颈癌的肿瘤细胞结合的抗体-光敏物质照射激发光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治疗装置具有:具有前端部及基端部的主体轴;配置于前述主体轴的前端侧,能够通过流体流入而扩张的扩张部;从前述扩张部向前端侧突出的前端轴;至少1个照射部,能够从前述前端轴及前述扩张部发出前述抗体-光敏物质的激发光。
发明的效果
如上构成的治疗装置能够在将前端轴插入宫颈管并使扩张部在阴道内广泛扩张的状态下,向与包含宫颈部的大范围的肿瘤细胞结合的抗体-光敏物质有效地照射激发光。因此,本治疗装置能够提高包含宫颈部的大范围的癌的治疗效果。
前述前端轴可以向与该前端轴的轴心大致垂直的方向照射前述激发光,前述扩张部可以向大致前端方向照射前述激发光。由此,前端轴及扩张部都能够向宫颈部的肿瘤细胞照射激发光,因此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治疗装置可以形成照射内腔,前述照射内腔将前述扩张部的内部及前述前端轴的内部连通,并以使前述照射部能够移动的方式收容前述照射部。由此,即使在照射部为1个的情况下,也能够从前端轴及扩张部照射激发光,因此能够简化治疗装置的构成并提高操作性。另外,能够通过移动照射部来适当地调节照射激发光的位置,因此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需要说明的是,照射部的数量不限定于1个的情况。
前述扩张部具有在扩张状态下朝向前端侧的抵接面,前述抵接面的远离前述前端轴的轴心的部位的一部分可以向前端侧突出。由此,通过向子宫阴道部抵接扩张部,能够使向抵接面的前端侧突出的部位接近阴道穹隆。因此,能够向光难以到达的阴道穹隆的附近有效地照射激发光,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253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