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着色玻璃布及纤维强化树脂成形品有效
申请号: | 202180036521.0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67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门马秀明;佐野一教;平山纪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纺绩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3D15/267 | 分类号: | D03D15/267;B29C70/10;G01N33/38;B29K105/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黄盼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着色 玻璃 纤维 强化 树脂 成形 | ||
1.一种表面着色玻璃布,所述表面着色玻璃布具备:
玻璃布,所述玻璃布具有经纱及纬纱,所述经纱及所述纬纱分别包含被集束后的多个玻璃长丝;以及
多个着色部,所述多个着色部附着于所述玻璃布的表面,其中,
所述着色部按包含一个着色点的每个区域各配置有一个,多个所述着色点以形成沿着预定方向的多个列的方式排列在所述玻璃布的表面内,
相邻的所述着色点之间的平均距离D为0.50~10.00mm,
D是在将一个所述着色点作为基准着色点并利用通过所述基准着色点并在相对于所述预定方向顺时针旋转22.5°、67.5°、112.5°和157.5°的方向上延伸的4条直线将所述基准着色点的周围的区域等分为八个区域时,在所述八个区域的每一个区域中与所述基准着色点相邻的八个所述着色点与所述基准着色点的距离的平均值,所述基准着色点从在所述八个区域的每一个区域中相邻的所述着色点存在的所述着色点中选择,
在所述玻璃布中,在经纱横列数为St,经纱扩宽度为Et,纬纱横列数为Sy,纬纱扩宽度为Ey时,D、St、Et、Sy及Ey满足下述式:
3.3≤100×D1/2×(Et×Ey)/(St×Sy)≤25.0,
所述经纱横列数及所述经纱扩宽度分别通过下述式算出:
经纱横列数=(构成经纱的玻璃长丝的宽度)×(构成经纱的玻璃长丝的根数)/(经纱的宽度);以及
经纱扩宽度=(经纱的宽度)/{25000μm/(经纱的编织密度)},
所述纬纱横列数及所述纬纱扩宽度分别通过下述式算出:
纬纱横列数=(构成纬纱的玻璃长丝的宽度)×(构成纬纱的玻璃长丝的根数)/(纬纱的宽度);以及
纬纱扩宽度=(纬纱的宽度)/{25000μm/(纬纱的编织密度)},
所述编织密度是玻璃布的每25mm宽度的经纱或纬纱的根数,
St及Sy为0.8~8.0,Et及Ey为0.30~1.20,
构成所述经纱或所述纬纱的所述玻璃长丝的宽度为3.0~11.0μm,构成1根所述经纱或1根所述纬纱的所述玻璃长丝的根数为30~600根,所述经纱及所述纬纱的宽度为100~800μm,所述经纱及所述纬纱的编织密度为30~120根/2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着色玻璃布,其中,
D、St、Et、Sy及Ey满足下述式:
6.0≤100×D1/2×(Et×Ey)/(St×Sy)≤1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着色玻璃布,其中,
D、St、Et、Sy及Ey满足下述式:
9.5≤100×D1/2×(Et×Ey)/(St×Sy)≤16.0。
4.一种纤维强化树脂成形品,其中,
所述纤维强化树脂成形品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着色玻璃布和含浸于所述表面着色玻璃布的树脂。
5.一种纤维强化树脂成形品,其中,
所述纤维强化树脂成形品具备: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为纤维强化树脂;以及检查用纤维强化树脂层,所述检查用纤维强化树脂层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表面上,
所述检查用纤维强化树脂层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着色玻璃布和含浸于所述表面着色玻璃布的透明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纺绩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纺绩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365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低轮廓致动器布置的相机
- 下一篇: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