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装膜、电极引线部件及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37094.8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68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竹山俊辅;樱木乔规;目黑敦史;清水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藤森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50/178 | 分类号: | H01M50/178;H01G11/80;H01M50/105;H01M50/184;H01M50/54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周爽;金玉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装 电极 引线 部件 电池 | ||
封装膜(1)将金属制的第一基体与第二基体之间进行封装。封装膜(1)具备第一粘接层(2)、第二粘接层(3)和基材层(4)。第一粘接层(2)主要包含酸改性聚烯烃并粘接于第一基体。第二粘接层(3)主要包含聚烯烃并粘接于第二基体。基材层(4)设置于第一粘接层(2)与第二粘接层(3)之间。将封装膜(1)的整体厚度设为100,则第一粘接层(2)的厚度为25以上且70以下。基材层(4)的厚度为25以上且70以下。第二粘接层(3)的厚度为5以上且50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封装膜、电极引线部件及电池。
本申请主张基于2020年5月25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20-90651号的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用于储存电能的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电容器等受到关注。蓄电池例如具备电池主体、收纳电池主体的收纳容器、以及连接于电池主体的电极引线。收纳容器使用防水性、遮光性优异的电池外包装用层叠体来制作。电池外包装用层叠体例如是将由聚酰胺等构成的基材层和铝箔层叠而成的层叠体。电极引线以包含一端的部分被从收纳容器引出到外部的状态被封装于收纳容器。
在蓄电池中,如果水进入收纳容器,则水有可能与电解液中的成分反应而生成氟化氢。有时氟化氢使电极引线劣化并影响电池寿命。因此,提出了将封装用的膜(树脂膜)介于收纳容器与电极引线之间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封装用的膜将电极引线与收纳容器粘接,抑制在收纳容器与电极引线之间产生间隙。由此,水难以从外部通过所述间隙浸入收纳容器内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732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封装用的膜(以下称为封装膜)优选针对电极引线和收纳容器的粘接强度高。另外,因为封装膜有可能与收纳容器内的电解液接触,所以谋求针对电解液的耐性。也就是说,对封装膜谋求以下三个特性。
(i)针对电极引线(第一基体)的粘接强度。
(ii)针对收纳容器(第二基体)的粘接强度。
(iii)针对电解液的耐性。
然而,三个特性(i)~(iii)为权衡关系,提高特性(i)~(iii)中任一个均不容易。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针对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的粘接强度高且具备针对电解液的耐性的封装膜、电极引线部件及电池。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包括以下方式。
[1]一种封装膜,是将金属制的第一基体与第二基体之间封装的封装膜,所述封装膜具备:第一粘接层,其主要包含酸改性聚烯烃并粘接于所述第一基体;第二粘接层,其主要包含聚烯烃并粘接于所述第二基体;以及基材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粘接层与所述第二粘接层之间,将所述封装膜的整体厚度设为100,则所述第一粘接层的厚度为25以上且70以下,将所述封装膜的整体厚度设为100,则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25以上且70以下,将所述封装膜的整体厚度设为100,则所述第二粘接层的厚度为5以上且50以下。
[2]根据[1]所述的封装膜,构成所述基材层的树脂的熔点高于构成所述第一粘接层或第二粘接层的树脂的熔点。
[3]根据[1]或[2]所述的封装膜,构成所述第二粘接层的所述聚烯烃为酸改性聚烯烃。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封装膜,构成所述基材层的树脂的熔点为150℃以上且170℃以下,构成所述第二粘接层的树脂的熔点为110℃以上且150℃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藤森工业株式会社,未经藤森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370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