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肉毒杆菌毒素的真空干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68812.8 | 申请日: | 2021-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48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金学君;安镇希;权瑟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罗塔克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33 | 分类号: | C07K14/33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杆菌 毒素 真空 干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肉毒杆菌毒素的真空干燥方法,详细地,涉及如下的肉毒杆菌毒素的真空干燥方法,即,其包括:步骤a),在5℃~30℃的温度及0.01mmHg~2mmHg的压力条件下,对含有肉毒杆菌毒素的溶液进行第一次干燥;步骤b),在5℃~20℃的温度及0.01mmHg~1mmHg的压力条件下,对通过步骤a)获得的第一干燥物进行第二次干燥;以及步骤c),在5℃~30℃的温度及0.01mmHg~0.5mmHg的压力条件下,对通过步骤b)获得的第二干燥物进行最终干燥。相比于通过冷冻干燥对肉毒杆菌毒素进行真空干燥的现有方法,本发明具有提高收率、稳定性及制备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肉毒杆菌毒素制剂的制备工序中的干燥工序,详细地,涉及真空干燥方法,其通过真空干燥对肉毒杆菌毒素进行干燥,而并非采用冷冻干燥,因此,相比于现有方法,可提高收率、稳定性及制备效率。
背景技术
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 Toxin)是由肉毒梭菌(Clostridium botulinum)及相关物种产生的神经毒性蛋白,已知其具有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的作用,该乙酰胆碱为从神经肌肉接合部的轴突末端分泌的神经递质。并且,尽管存在A型至H型的8种血清学相关天然肉毒杆菌毒素,它们对人体的影响因类型而异,但已知全部对人体造成致命影响。H型肉毒杆菌毒素只要向人体注入20亿分之一克即可导致死亡,而A型肉毒杆菌毒素、B型肉毒杆菌毒素可诱发疾病。在A型肉毒杆菌毒素的情况下,自1978年以来,随着其安全性及功效已得到证实,被用于斜视矫正,在1987年,注射该毒素以治疗眼睑痉挛患者后,发现眉间部位的皱纹消失,从而开始关注其用于美容目的的可能性。通常,将A型肉毒杆菌毒素及B型肉毒杆菌毒素药物化来作为注射剂注射于肌肉内,用于治疗肌肉痉挛及肌肉过度活动引起的疾病,但考虑到注射量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制定了肉毒杆菌毒素的使用指南、肉毒杆菌毒素的批准指南。
当前,在肉毒杆菌毒素的药物制剂化过程中,由于存在蛋白不稳定性、活性成分的损失等问题,因此,需要添加稳定剂等额外成分。与此相关地,韩国授权专利第10-1087017号公开了利用聚山梨醇20、甲硫氨酸和/或异亮氨酸制备液状组合物的方法。
为了防止肉毒杆菌毒素制剂的分解、进一步简化肉毒杆菌毒素制剂的处理、降低输送成本等,市场销售的肉毒杆菌毒素制剂经过冷冻干燥或真空干燥后以粉末形式流通,在使用之前,可利用水或盐水溶液等液体载体进行重构。
然而,作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干燥技术,冷冻干燥存在肉毒杆菌毒素因不稳定性而损失且冷冻干燥所需时间长的缺点。为此,本发明人致力于改善肉毒杆菌毒素的干燥方法,结果揭示出真空干燥方法而完成了本发明,该真空干燥方法通过应用由特定步骤组成的本发明的真空干燥,不仅减少活性物质的损失,而且可大幅缩短消耗时间的同时产品的性状优秀。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真空干燥显著提高收率、稳定性、制备效率及产品性能的肉毒杆菌毒素的真空干燥方法,以解决在通过冷冻干燥对肉毒杆菌毒素进行干燥的现有方法制备肉毒杆菌毒素时存在的干燥时间长的制备效率方面问题、肉毒杆菌毒素干燥后的收率问题等。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肉毒杆菌毒素的真空干燥方法,其包括:步骤a),在5℃~30℃的温度及0.01mmHg~2mmHg的压力条件下,对含有肉毒杆菌毒素的溶液进行第一次干燥;步骤b),在5℃~20℃的温度及0.01mmHg~1mmHg的压力条件下,对通过步骤a)获得的第一干燥物进行第二次干燥;以及步骤c),在5℃~30℃的温度及0.01mmHg~0.5mmHg的压力条件下,对通过步骤b)获得的第二干燥物进行第三次干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步骤a)中,可在5℃以上的初始温度下,以0.1℃/min~2℃/min的速度升温的同时进行第一次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罗塔克斯公司,未经普罗塔克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688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