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粒子铜整形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00532.X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1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菡萏;戴俊伟;周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8B1/04 | 分类号: | B08B1/04;B08B1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包雨函 |
地址: | 41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粒子 整形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粒子铜整形的设备,包括用于回转清除铜板表面颗粒的清除件,还包括供气装置,所述供气装置为清除件供气并在清除件和铜板之间形成气垫,支撑所述清除件在铜板的表面浮动。本发明的用于粒子铜整形的设备具有有效清除粒子铜、又避免伤害产品表面、修复效率高且降低人工成本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粒子铜整形的设备。
背景技术
阴极铜,也称作电解铜,是生产活动中非常重要的有色金属,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但工业生产阴极铜的过程中,由于电解液中杂质的影响,会在阴极板表面上形成颗粒状堆积,即粒子铜。粒子铜的出现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品级,粒子铜重新回炉的百分率是各精铜生产厂家重要的经济效益考核指标。这些带有瑕疵的产品直接回炉、电解不仅会直接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会增加能源消耗以及单位质量精铜生产的环境污染。
因此各精铜生产企业为了减少粒子铜的回炉率,并提高阴极铜的质量等级,会采用人工手持冲击器对可修复的粒子铜进行清除处理。但目前这种修复方式需要人工将铺设在地面上的粒子铜进行冲击修复,修复效率低,占地面积大,且人工成本高,工作环境恶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清除粒子铜、又避免伤害产品表面、修复效率高且降低人工成本的用于粒子铜整形的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粒子铜整形的设备,包括用于回转清除铜板表面颗粒的清除件,还包括供气装置,所述供气装置为清除件供气并在清除件和铜板之间形成气垫,支撑所述清除件在铜板的表面浮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清除件包括连接盘和多个冲击块,所述冲击块连接在连接盘朝向铜板一侧的表面上。
所述冲击块呈条形,各冲击块绕连接盘的回转中心均匀排布,且冲击块斜置,与连接盘的径向呈夹角。
所述连接盘的另一侧表面设有和供气装置接通的第一通孔,所述冲击块上设有气孔,第一通孔和各冲击块的气孔贯通。
设备还包括回转驱动组件,所述回转驱动组件驱动清除件回转,且其驱动端和清除件沿回转轴线方向活动连接。
所述回转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上设有内花键,清除件连接驱动端的位置上设有外花键,内花键和外花键沿回转轴线方向套接配合。
所述回转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套筒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同轴套接连接在套筒内,一端伸出套筒作为连接清除件的驱动端,另一端伸出套筒连接驱动件的输出轴。
所述传动轴为端部和清除件表面贯通的空心轴,且传动轴位于套筒内的轴段上设有与空心部分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套筒上设有和第二通孔位置对应的第三通孔,套筒和传动轴之间在第二通孔的两侧各设有至少一个密封间隙的密封圈;供气装置安装在套筒外,并接通第三通孔。
设备还包括平面移位机构和用于托持铜板的平面安装台,所述清除件沿垂直于铜板的方向连接在平面移位机构上,并由平面移位机构驱动在铜板平放的平面内移位。
所述平面移位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移动座、第二导轨和滑台,所述第一导轨布置在与铜板平行的平面上,移动座滑设在第一导轨上,第二导轨沿与第一导轨垂直且与铜板平行的方向布置在移动座上,滑台滑设在第二导轨上,且连接有清除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05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