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祁连山裸鲤鱼苗鱼种人工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0615.9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7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秦勇;付廷斌;李勤慎;陈静;丁丰源;杨娟;金静;张国维;王秀琴;李强强;金凡力;杨志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土著鱼类养殖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创非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张燕 |
地址: | 7342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祁连山 鲤鱼 鱼种 人工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祁连山裸鲤鱼鱼种人工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祁连山裸鲤鱼苗鱼种人工培育方法,总结出了祁连山裸鲤鱼苗鱼种在池塘静水、流水池塘两个培育阶段的环境条件、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技术,对于提高祁连山裸鲤鱼苗鱼种成活率、减少病害发生、提升苗种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本发明的培育技术每年科人工培育出祁连山裸鲤鱼苗鱼种超过50万尾,成活率达到8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祁连山裸鲤鱼鱼种人工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祁连山裸鲤鱼苗鱼种人工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祁连山裸鲤为我省独有的野生土著鱼类,因其生长慢、品质独特、资源量稀少而出名,为我省重点保护的野生鱼类之一。近年来,由于黑河流域内的祁连山裸鲤野生资源量急剧减少,祁连山裸鲤已面临濒危状态,亟待加以保护。大宗淡水鱼类的苗种培育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应用广泛,而土著鱼类苗种培育技术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祁连山裸鲤苗种的培育,在本发明技术应用前,其苗种人工培育方面尚属空白领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祁连山裸鲤鱼苗鱼种人工培育方法,通过人工培育的苗种开展增殖放流,可有效增加其的种群数量、补充和恢复其生物资源,改善黑河流域水生生物种群结构,维护生物多样性,起到了对该物种的保护作用,同时可以改善水质和水域的生态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祁连山裸鲤鱼苗鱼种人工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池塘预处理
S1.1池塘清整
排干池水,曝晒池底,杀死水生昆虫及野杂鱼,清理杂物及水草,检查进排水设施,保证畅通;
S1.2池塘消毒
池塘清整后加水至0.1 m~0.2 m,然后将生石灰溶解成石灰水趁热全池泼洒,用量为每亩150 kg,池塘水体酸碱度(pH值)大于11;
S1.3加水
清池消毒七天后鱼池开始加水,初次加至0.6 m~0.8 m,加水时进水口用网目尺寸小于1.5 mm密眼网过滤,防止水生昆虫及野杂鱼进入;
S1.4施肥
放鱼前七天,向池中施肥水膏每亩2 kg进行肥水,保证鱼苗下塘时,池中饵料生物量应保持在轮虫5000个/L~10000个/L之间为宜;
S1.5清除野杂鱼
鱼苗放养前必须用网目尺寸为1.5 mm的鱼苗网在池中拉网1次~2次,清除野杂鱼、蝌蚪及水生昆虫,若发现水中仍有野杂鱼或敌害生物须重新清塘;
S2、祁连山裸鲤鱼苗土池塘培育
在4月下旬池塘水温达到18℃以上,将祁连山裸鲤水花鱼苗转运至土池塘进行培育
S2.1鱼苗放养
将卵黄囊消失,长度1.5 cm~2 cm的祁连山裸鲤鱼苗采取单养的池塘培育方式,下塘时应是同批繁育的鱼苗,两个水环境温差不超过2℃,选择鱼池上风处下塘;
S2.2放养密度
投放祁连山裸鲤水花鱼苗数量为每亩10万尾;
S2.3鱼苗投喂
鱼苗放养后,每天投喂黄豆2 kg/亩~3 kg/亩,磨成豆浆,滤去豆渣后分2次~3次全池泼洒;一周后黄豆增至每天3 kg/亩~4 kg/亩;15天后待轮虫密度下降,改用浮性配合饲料(配合颗粒饲料应符合NY 5072的规定)挂网定点投喂(捏成团状投喂在饵料网袋中),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8%;
S2.4日常管理
巡塘
鱼苗放养后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质及鱼苗的活动,及时清除杂草、杂鱼、蝌蚪等敌害生物,检查鱼苗摄食情况、生长情况及有无病虫害,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做好记录;
水质调节
每隔 10 天~15 天将生石灰溶解成石灰水趁热全池泼洒,用量按每亩15 k,保持池水的酸碱度为7~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土著鱼类养殖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甘肃土著鱼类养殖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06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