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集中调度的新型分布式储能电池智能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6225.2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1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太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壹特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613;H01M10/6556;H01M10/6568;H02J7/00;H02J7/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戈蓉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集中 调度 新型 分布式 电池 智能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电池智能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够集中调度的新型分布式储能电池智能管理系统,一种能够集中调度的新型分布式储能电池智能管理系统由智能管理系统、数据库、云端、SOC模块、动态监测模块、匀电模块、蓄电池模组,集中逆变器与整流模块构成。本发明,在传统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基础之上,增加了预警器、电荷检测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匀电机构,能够通过电荷检测器,对于各储电池内部的电荷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电荷过于充足的储电池进行放电,对电荷不足的储能电池进行充电,确保每组储电池均处于最佳状态的同时,也对智能管理系统统一调度时的电流输出频率以及稳定性提供了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智能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集中调度的新型分布式储能电池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电池智能管理系统,是一种对多组电池进行统一管理,对电池运作功率进行最大化利用,并达到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目的的一种工具,在电池智能管理系统的实际使用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整合处理,传统电池智能管理系统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调度不当的情况,即对多组内部电荷不一样的电池进行统一的充电或放电管理,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则会出现输入、输出电流不稳定的情况,导致电池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能够集中调度的新型分布式储能电池智能管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集中调度的新型分布式储能电池智能管理系统,所述一种能够集中调度的新型分布式储能电池智能管理系统由智能管理系统、数据库、云端、SOC模块、动态监测模块、匀电模块、蓄电池模组,集中逆变器与整流模块构成,所述智能管理系统的输出端与数据库、云端、SOC模块、动态监测模块、匀电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SOC模块、动态监测模块、匀电模块的输出端均与蓄电池模组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集中逆变器的输出端与整流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库的输出端与云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为了实现蓄电池模组的散热功能,本发明改进有,所述蓄电池模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侧表面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侧套设有储电池,所述隔板设置为镂空结构,所述储能电池的上表面设置有导热管。
为了完善导热管的散热功能,本发明改进有,所述导热管的外表面与储电池相贴合,所述导热管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填装有冷却液。
为了对动态监测模块的功能进行完善,本发明改进有,所述动态监测模块包括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电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预警器。
为了实现动态检测模块的电池状态检测功能,本发明改进有,所述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电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蓄电池模组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为了对电池内部所拥有的电荷进行检测,本发明改进有,所述SOC模块包括电荷检测器和中继存储器,所述电荷检测器的输出端与蓄电池模组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荷检测器的输出端与中继存储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中继存储器的输出端与智能管理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为了实现匀电机构的匀电功能,本发明改进有,所述匀电模块包括充电控制器、放电控制器和补偿器件,所述充电控制器、放电控制器、补偿器件的输出端均与蓄电池模组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为了实现电流的整合调度功能,本发明改进有,所述整流模块包括电源开关控制器和电源功率控制器,所述电源开关控制器和电源功率控制器的输出端均与蓄电池模组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一种能够集中调度的新型分布式储能电池智能管理系统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使用者使用储能电池智能管理系统时,首先通过集中逆变器将外界传输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当电流进入整流模块时,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对电源开关控制器和电源功率控制器进行控制,进而对蓄电池模组的充电与电流流速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壹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壹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62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化学法检测尿液总胆汁酸试剂盒及其应用
- 下一篇:存储器结构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