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2600.4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3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S·布鲁诺;P·布鲁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加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30 | 分类号: | H02K11/30;H02K11/33;H02M7/00;H02M7/48;H02K11/27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秦振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动 车辆 驱动 单元 | ||
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单元。一个示例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含: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通过共用壁彼此分离的第一隔室和第二隔室;电逆变器,所述电逆变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隔室内并且具有一组电输出端子;以及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设置于所述第二隔室内并且具有电输入端子,所述电输入端子经由延伸穿过所述共用壁的一个或多个开口电联接至所述输出端子。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1月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3/135,466号以及于2021年1月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3/135,474号的优先权,所述两个申请的全部内容被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电动车辆,并且在特定实施例中,涉及电动车辆的动力系统构件。
背景技术
包含电动运动型车辆(例如,全地形车辆(ATV)、个人船只(PWC)、以及雪地摩托车)在内的电动车辆的电动动力系统通常包含:电池系统;一个或多个电动马达,每个电动马达具有相对应的电子功率逆变器(有时被称为马达控制器);以及各种辅助系统(例如,冷却系统)。系统构件的在尺寸、重量以及能耗方面的效率改善车辆性能(例如,响应性、续航里程、以及可靠性)以及成本,特别是对于空间和重量都很重要的电动运动型车辆来说。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涉及一种容纳电逆变器和电动马达的驱动单元壳体。可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壳体可以包含将所述电逆变器和所述电动马达分离至不同隔室中的共用壁。有利地,所述驱动单元壳体可以为所述电逆变器和电动马达提供节省空间的封装,并且还可以通过减小所述电逆变器与电动马达之间的电连接的长度来改善性能。
一个示例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含: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通过共用壁彼此分离的第一隔室和第二隔室;电逆变器,所述电逆变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隔室内并且具有一组电输出端子;以及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设置于所述第二隔室内并且具有电输入端子,所述电输入端子经由延伸穿过所述共用壁的一个或多个开口电联接至所述输出端子。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含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通过共用壁彼此分离的第一隔室和第二隔室。所述驱动单元还包含:电逆变器,所述电逆变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隔室内并且具有一组电输出端子;以及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设置于所述第二隔室内并且具有电输入端子,所述电输入端子经由延伸穿过所述共用壁的一个或多个开口电联接至所述输出端子。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入端子包含穿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开口延伸至所述第一隔室中的电引线。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壳体的周边被限制于大致纵向的外形因数(form factor)内,所述第一隔室和第二隔室沿着所述纵向的外形因数的纵向轴线彼此轴向地设置。所述纵向的外形因数通常可以为柱形形状。所述电逆变器可以包含向所述电输出端子提供电功率的一组固态开关,所述开关和输出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隔室内,以使得所述一组输出端子与所述电动马达的电输入端子轴向地对准,以减小所述电动马达与所述一组固态开关之间的导体长度。可选地,所述电输出端子沿着弧排列以与所述电输入端子轴向地对准。所述电逆变器可以还包含或可以替代地包含一组电容器以从电池源接收直流功率,所述电容器沿所述纵向的外形因数的径向方向偏离所述一组固态开关。
根据一个示例,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单元壳体。所述壳体包含第一壳体部段和第二壳体部段,所述第一壳体部段限定容纳电逆变器的第一隔室,所述第二壳体部段限定容纳电动马达的第二隔室。所述第一壳体部段和第二壳体部段可分离地联接至彼此,其中所述第一隔室和第二隔室通过共用壁分离。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壳体部段和第二壳体部段的周边被限制于大致纵向的外形因数内,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段和第二壳体部段沿着所述纵向的外形因数的纵向轴线彼此轴向地设置。当所述电动马达设置于所述第二隔室内时,所述纵向的外形因数的纵向轴线可以与所述电动马达的转子轴的轴线对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加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加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26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