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临床用超声引导穿刺智能辅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2757.7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4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隋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隋金玲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G13/10;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控智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19 | 代理人: | 马肃 |
地址: | 21300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床 超声 引导 穿刺 智能 辅助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临床用超声引导穿刺智能辅助系统,包括:床体,超声检测模块,被构造成用于通过超声探测积液位置;移动模块,被构造成用于带动所述超声探测模块移动;穿刺机构,被构造成用于对积液位置进行穿刺。本申请通过设置超声检测模块以及移动模块配合使用来自动寻找穿刺机构最佳刺入位置;通过设置耦合剂涂抹器,不需要医护人员手动涂膜耦合剂,使得超声探头与人体保持接触,所以超声探头的探测效果能够保持稳定;通过设置穿刺测量模块来测量穿刺机构的穿刺深度,从而更加直观地了解到穿刺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临床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临床用超声引导穿刺智能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超声引导穿刺技术具有灵活、方便、盲区小的特点,适用于各种浅表病变的活检抽液、动脉静脉穿刺、神经阻滞等过程。具体做法是在超声的引导下,避开重要脏器 及较大的血管神经,将穿刺针准确地穿入病变组织内进行治疗或通过吸出、切割出少 量细胞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这就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穿刺后还 能立即对穿刺部位及穿刺路径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出血等现象,用最短的 时间加以处理,避免引起更加严重的并发症。平面内穿刺法以其针道显示完整、穿刺 精度高而成为大部分医师的首选。
经过本团队的海量检索,了解到现有的超声引导穿刺系统主要有如公开号为US09918738B2、US20140257110A1、EP2666414A1和CN110090069B,其中以公开号为US09918738B2所公开的一种超声波引导穿刺辅助装置尤为具有代表性,其提供了一种 超声波引导穿刺辅助装置,在超声波检查下,可以防止穿刺目的部位用于神经阻滞或 血管穿刺的变窄等,可以增加进行神经阻滞或血管穿刺的靶部位组织的宽度,能够防 止误穿的发生。
但是,平面内徒手穿刺要求穿刺时针道完全处于超声的扫描平面内,稍有偏斜针道就无法显示,医护人员需要不断调整穿刺针的位置,才能较好地显示针道,这给医 生操作过程带来许多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穿刺的质量造成影响,同时不够智能以 及非常考研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在的超声引导穿刺系统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临床用超声引导穿刺智能辅助系统。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临床用超声引导穿刺智能辅助系统,包括:
床体,
超声检测模块,被构造成用于通过超声探测积液位置;
移动模块,被构造成用于带动所述超声探测模块移动;
穿刺机构,被构造成用于对积液位置进行穿刺;
其中,
所述移动模块包括滑轨、滑块、第一伸缩机构以及第二伸缩机构,所述滑轨连接于所述床体的一侧,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固定端与 所述滑块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机构在水平面上移动,且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移动方向 与所述滑块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活动 端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机构沿竖直方向移动;
所述超声检测模块包括连接座以及超声探头,所述超声探头通过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活动端连接;
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穿刺测量模块,所述穿刺机构通过所述穿刺测量模块与所述连接座活动连接;
所述临床用超声引导穿刺智能辅助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超声检测模块以及所述移动模块信号连接,被构造成用于获取所述超声检测模块的 超声图像以及控制所述移动模块调整所述超声检测模块的位置,控制所述超声检测模 块带动所述穿刺机构对积液位置进行穿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隋金玲,未经隋金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27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