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烯烃聚合物及溶液聚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30771.X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5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林小杰;张拂晓;张彦雨;王大林;王相庆;王金强;焦栋;陈冠良;古亮亮;王磊;常晓丹;冯猛;黎晓峰;李博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0/16 | 分类号: | C08F210/16;C08F4/642;C08F2/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烯烃 聚合物 溶液聚合 方法 | ||
1.一种乙烯和α-烯烃单体反应制备烯烃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烷烃溶剂、乙烯、α-烯烃单体、助催化剂化合物混合后加入反应器;
S2:将式(Ⅰ)所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加入反应器;
S3:上述物料混合接触发生连续溶液聚合反应,脱挥后得到聚合物熔体;
S4:所述聚合物熔体经切粒后得到烯烃聚合物产品;
其中,R1~R18各自独立地为H、C1~C20的线性、枝化、环状的烷基或芳基;
M为ⅣB、ⅤB、VIIB、VIII族过渡金属原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Q1、Q2各自独立地为卤素、氢原子、C1~C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氢基团;
其中,S1中乙烯和α-烯烃单体质量比为(40~80):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的R1~R18各自独立地为H、C1~C10的线性、枝化、环状的烷基或芳基;
M为ⅣB和/或ⅤB族过渡金属原子;
Q1、Q2各自独立地为卤素或C1~C10的碳氢基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的R1~R18各自独立地为H、甲基或叔丁基;
M为钛和/或锆;
Q1、Q2各自独立地为氯元素或甲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所述α-烯烃单体为丙烯、1-丁烯、1-戊烯、4-甲基-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癸烯、1-十一碳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和1-二十碳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S1所述助催化剂为甲基铝氧烷、异丁基改性铝氧烷、辛基改性铝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S1所述烷烃溶剂为C6-C10的直链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烷烃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所述α-烯烃单体为1-丁烯和/或1-辛烯;
和/或,S1所述助催化剂为辛基改性铝氧烷;
所述助催化剂的质量比例为0.1~10ppm,以进料总质量计;
和/或,S1所述烷烃溶剂为正己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正庚烷、异庚烷、正辛烷、异辛烷、正癸烷、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所述催化剂具有如下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所述催化剂的加入比例为0.1~3ppm,以进料总质量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催化剂、助催化剂、乙烯、α-烯烃单体,在搅拌釜式反应器中的有机溶剂中分散溶解接触反应,获得聚合物反应溶液;
和/或,S3所述聚合温度120~260℃,压力3~5MPaG;
和/或,S3所述聚合反应中乙烯转化率大于90wt%;
和/或,S3所述聚合反应获得的聚合物溶液从反应器出口经过加热器加热,并通过三级脱挥,脱除溶剂和未反应的单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聚合物反应溶液中聚合物含量5~30wt%;
所述三级脱挥时分离器的温度为150~300℃;压力分别为0~10barG、-0.9~5barG和0.3~10Kpa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077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