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联式电动车辆热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32490.8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82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石文星;于天蝉;王文涛;李先庭;王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H1/32 | 分类号: | B60H1/32;B60H1/14;B60H1/00;B60L58/26;B60L58/27;B60K11/06;B60H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梦晨 |
地址: | 10008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联式 电动 车辆 管理 系统 | ||
1.一种多联式电动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泵循环回路、电池热管理循环回路和电驱热管理循环回路;
所述热泵循环回路与所述电池热管理循环回路之间设置有第一换热模块,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具有供所述热泵循环回路中的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通路、供所述电池热管理循环回路和所述电驱热管理循环回路中的载冷剂流通的载冷剂通路和供空气流通的空气通路,所述第一换热模块能够供制冷剂、载冷剂和空气中的任意两者独立换热或三者相互联合换热;
所述热泵循环回路与所述电驱热管理循环回路之间设置有第二换热模块,所述第二换热模块具有供所述电驱热管理循环回路中的载冷剂流通的载冷剂通路、供所述热泵循环回路中的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通路和供空气流通的空气通路,所述第二换热模块能够供载冷剂、制冷剂和空气中的任意两者独立换热或三者相互联合换热;
所述热泵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制冷剂组合阀、第四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模块的制冷剂通路和所述第二换热模块的制冷剂通路,所述制冷剂组合阀具有中压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连接的高压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连接的低压管路、用于与所述高压管路连接的第一接口、用于与所述低压管路连接的第二接口、用于与所述第二换热模块的制冷剂通路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三接口、用于与所述第二换热模块的制冷剂通路的第二端连接的第六接口、用于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九接口、用于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的第十接口、用于与所述第一换热模块的制冷剂通路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五接口和用于与所述第一换热模块的制冷剂通路的第二端连接的第八接口;
所述制冷剂组合阀配置为能够分别对经过所述第六接口、所述第八接口和所述第十接口的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处理,并能够控制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高压管路之间、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低压管路之间、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高压管路之间和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低压管路之间的通断,且能够控制所述第九接口与所述低压管路之间或所述第九接口分别与所述高压管路和所述低压管路之间的通断;
所述电池热管理循环回路和所述电驱热管理循环回路之间设置有载冷剂组合阀,所述载冷剂组合阀具有第十一接口、第十二接口、第十三接口、第十四接口和第十五接口;
所述载冷剂组合阀配置为能够控制所述第十二接口和所述第十五接口中的一者与所述第十一接口连通,另一者至少与所述第十三接口和所述第十四接口中的一者连通;
所述电池热管理循环回路包括第一循环泵、辅助加热装置、能够与动力电池热交换的第一换热部、所述第十一接口、所述第十二接口和所述第一换热模块的载冷剂通路,所述第十二接口、所述第一换热模块的载冷剂通路、所述第一循环泵、所述辅助加热装置、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十一接口依次串联连接形成所述电池热管理循环回路;
所述电驱热管理循环回路包括第二循环泵、能够与电控器热交换的第二换热部、能够与驱动电机热交换的第三换热部、所述第二换热模块的载冷剂通路、所述第十三接口、所述第十四接口和所述第十五接口,所述第十五接口、所述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三换热部、所述第二换热模块的载冷剂通路和所述第十四接口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第十三接口通过旁通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三换热部与所述第二换热模块的载冷剂通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式电动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组合阀包括用于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连接的高压管路、中压管路、用于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连接的低压管路、第一阀组、第二阀组、第三阀组、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和第三膨胀阀;
所述第一膨胀阀、所述第二膨胀阀和所述第三膨胀阀的第一端均与所述中压管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六接口、所述第八接口和所述第十接口连接;
所述第三接口通过所述第一阀组分别与所述高压管路和所述低压管路连接,所述第一阀组能够控制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高压管路之间、第三接口与所述低压管路之间的通断;所述第五接口通过所述第二阀组分别与所述高压管路和所述低压管路连接,所述第二阀组能够控制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高压管路之间、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低压管路之间的通断;所述第九接口通过所述第三阀组分别与所述高压管路和所述低压管路连接,所述第三阀组能够控制所述第九接口与所述高压管路之间、所述第九接口与所述低压管路之间的通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249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