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振抗震风电机组塔架支撑及其组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36220.4 | 申请日: | 202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2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柯珂;周绪红;陈永辉;林烨;王俊人;李红;张茗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13/20 | 分类号: | F03D13/20;F03D9/25;F16F15/02 |
代理公司: | 湖南岑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75 | 代理人: | 谷萍 |
地址: | 40004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机组 支撑 及其 组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振抗震风电机组塔架支撑,包括第一构件和与所述第一构件连接的第二构件,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包括套筒组件、双锥形组件以及连接件,所述套筒组件呈内部中空的圆筒形状,所述双锥形组件设置于所述套筒组件内且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套筒组件及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二构件包括工字钢、第四圆形板、第五圆形板以及相互串接的大耗能阻尼器和小耗能阻尼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隔振抗震风电机组塔架支撑的组装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刚度大、强度高、装配化程度高、更换方便,避免了震后修复工作复杂及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能源领域,主要用于隔振及抗震结构中以耗散外界输入能量且实现自复位的效果,具体涉及一种隔振抗震风电机组塔架支撑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双碳”目标意味着能源结构模式的转型,风电是一种绿色的能源,可以预见的是,风电的建设将逐步展开。
对于风电机组支撑结构的各连接部分,工程人员应避免不利振动/震动对结构产生的负面影响。本发明应用于风电机组支撑结构中,承受着上部结构传递下来的振动荷载、风荷载、海浪荷载(应用于海上的风电)、地震荷载等。由于风荷载、海浪荷载、地震荷载具有不确定性,基于单一水准目标设计的支撑可能会导致材料浪费、无法达到预期的变形模式,因此,单一的耗能技术、自复位技术难以构筑高效的支撑建筑物,如摩擦耗能具有松弛老化的问题,塑性耗能对承载力有一定要求;预应力筋亦有预应力松弛、锚固要求高等问题;新型材料造价高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于隔振及抗震风电机组塔架支撑建筑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振抗震风电机组塔架支撑及其组装方法,其可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涉及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隔振抗震风电机组塔架支撑,包括第一构件和与所述第一构件连接的第二构件,其中,
所述第一构件包括套筒组件、双锥形组件以及连接件,所述套筒组件呈内部中空的圆筒形状,所述双锥形组件设置于所述套筒组件内并一端与所述套筒组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双锥形组件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双锥形组件包括第一铰支座、多根连杆、圆环、多个水平式耳板、多根高强弹簧、钢圈、第二铰支座以及第一圆形板,所述第一铰支座位于所述圆环的一侧并与所述套筒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铰支座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水平式耳板铰接,多个所述水平式耳板沿所述圆环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并铰接于所述圆环的内壁,所述钢圈通过多根所述高强弹簧悬置于所述圆环的圆心位置,所述第二铰支座位于所述圆环的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圆形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铰支座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水平式耳板铰接,所述第一圆形板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构件包括工字钢、第四圆形板、第五圆形板、大耗能阻尼器和小耗能阻尼器,所述工字钢包括两块相互间隔设置的翼板和连接两块所述翼板的腹板,所述大耗能阻尼器和所述小耗能阻尼器沿所述腹板的长度方向相互串接设置于所述腹板上,所述第四圆形板设置于所述大耗能阻尼器远离所述小耗能阻尼器的一端,所述第五圆形板设置于所述小耗能阻尼器远离所述大耗能阻尼器的一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改进,所述套筒组件包括耳板、封板以及依次焊接固定的第一圆钢管、第二圆钢管、第三圆钢管,所述封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圆钢管远离所述第二圆钢管的一端,所述耳板焊接于所述封板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一铰支座焊接于所述封板的内侧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高强螺栓、第二圆形板、连接柱、第三圆形板以及第二高强螺栓,所述第一圆形板通过所述第一高强螺栓与所述第二圆形板连接,所述第二圆形板与所述第三圆形板平行间隔设置并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第四圆形板通过所述第二高强螺栓与所述第三圆形板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改进,所述第二圆形板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圆钢管和所述第三圆钢管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圆钢管的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62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鼻子测量器及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海洋工程结构微小损伤判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