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红曲色素色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0184.9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0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杨雪莲;张天新;董晔;相龙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1/02;C09B61/00;C12R1/6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张敏 |
地址: | 10004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红曲 色素 色调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提高红曲色素色调的方法包括: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红曲菌种子液、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和发酵培养基混合,进行发酵培养,得到红曲色素。本发明选用的月桂醇聚氧乙烯醚浊点温度接近发酵温度,促进了发酵体系浊点系统的形成;同时由于其亲水性较强,显示出强烈的有益增溶,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胶束分子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最终在上述原理的共同作用下,提高了对红曲色素萃取能力,从而提高了红曲色素色调。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红曲色素中红、橙、黄三色素的胞外色价(U/mL)分别为126.1、103.5、99.6,色调为0.79。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红曲色素色调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曲色素是一种由红曲霉属的丝状真菌经发酵而成的优质的天然食用色素,其在食品添加剂领域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红曲色素的生产方法主要是液态发酵法,但是传统的发酵过程中,菌体细胞内产物的高浓度所导致的负反馈抑制,致使不但色素产量低,而且色素色调也低,同时发酵结束后,细胞内色素分离纯化,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机溶剂。
双液相偶联萃取发酵又称“挤奶发酵”,是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具体是指通过向发酵培养基中添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伴随着浊点系统形成,发酵体系自动形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富集的聚集相和胶束很少的稀相,发酵过程中疏水性红曲色素从胞内萃取到胞外并大量富集在聚集相,从而解除胞内产物反馈抑制,增加色素产量;另外胞内色素被大量分泌到胞外,减少了有机溶剂的用量。
现有技术中利用双液相偶联萃取发酵时,通常采用的萃取剂为Span80,虽然其相比传统发酵工艺可以提高红曲色素的产量和色素色调,但是其色素色调还是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红曲色素色调的方法,包括: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红曲菌种子液、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和发酵培养基混合,进行发酵培养,得到红曲色素。
优选地,所述红曲菌种子液和发酵培养基的体积比为6~12%。
优选地,所述红曲菌种子液和发酵培养基的体积比为9~11%。
优选地,所述红曲菌种子液和发酵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0%。
优选地,所述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质量和发酵培养基的体积比为30~34g/L。
优选地,所述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质量和发酵培养基的体积比为31~33g/L。
优选地,所述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质量和发酵培养基的体积比为32g/L。
优选地,所述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红曲菌种子液、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和发酵培养基的混合完成后,加入水溶性锌盐,进行发酵培养,得到红曲色素。
优选地,所述水溶性锌盐包括硝酸锌、氯化锌和硫酸锌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水溶性锌盐的物质的量和发酵培养基中水的体积比为3.4×10-3~1×10-2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商大学,未经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01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废旧锂离子电容器中回收锂的方法
- 下一篇:聚酯光学基膜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