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紧急制动硬线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2092.4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5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童修伟;王喆;樊贵新;孟红芳;张翔;张仲石;温熙圆;陈志磊;张波;曹宏发;杨伟君;薛江;康晶辉;潘全章;赵红卫;付昱飞;董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74 | 分类号: | B60T13/7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汤在彦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急制动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紧急制动硬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紧急列车线获取紧急指令输入信号,并对所述紧急指令输入信号进行冗余处理得到第一输入信号及第二输入信号;
将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及第二输入信号输入至非或门进行处理,得到硬线控制信号;
获取电空控制信号及防滑控制信号,将所述电空控制信号与所述硬线控制信号输入至或门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将所述处理结果与所述防滑控制信号输入至与门进行处理,得到阀门控制信号,并将所述阀门控制信号输入至驱动芯片中进行处理,得到阀门控制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空控制信号包括电空保持阀控制信号及电空排气阀控制信号,所述防滑控制信号包括防滑保持阀控制信号及防滑排气阀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电空控制信号与所述硬线控制信号输入至或门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包括:
将所述电空保持阀控制信号与所述硬线控制信号输入至或门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处理结果;
将所述电空排气阀控制信号与所述硬线控制信号输入至或门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处理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处理结果与所述防滑控制信号输入至与门进行处理,得到阀门控制信号包括:
将所述第一处理结果与所述防滑保持阀控制信号输入至与门进行处理,得到保持阀控制信号;
将所述第二处理结果与所述防滑排气阀控制信号输入至与门进行处理,得到排气阀控制信号。
5.一种紧急制动硬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非或门、或门、与门及驱动芯片;
所述非或门与外部紧急列车线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对紧急指令输入信号进行冗余处理后得到的第一输入信号及第二输入信号,输出硬线控制信号;
所述或门与所述非或门、与门及外部电空控制器连接,用于从所述外部电空控制器接收电空控制信号,对所述电空控制信号与所述硬线控制信号进行处理,输出处理结果;
所述与门与外部防滑控制器连接,用于从所述外部防滑控制器接收防滑控制信号,对所述防滑控制信号与所述处理结果进行处理,输出阀门控制信号;
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与门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阀门控制信号,输出阀门控制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空控制信号包括电空保持阀控制信号及电空排气阀控制信号,所述防滑控制信号包括防滑保持阀控制信号及防滑排气阀控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或门包括第一或门及第二或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与门包括第一与门及第二与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外部电空控制器接收电空控制信号,对所述电空控制信号与所述硬线控制信号进行处理,输出处理结果包括:
所述第一或门从所述外部电空控制器接收电空保持阀控制信号,对所述电空保持阀控制信号与所述硬线控制信号进行逻辑处理,输出第一处理结果;
所述第二或门从所述外部电空控制器接收电空排气阀控制信号,对所述电空排气阀控制信号与所述硬线控制信号进行逻辑处理,输出第二处理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外部防滑控制器接收防滑控制信号,对所述防滑控制信号与所述处理结果进行处理,输出阀门控制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与门从所述外部防滑控制器接收防滑保持阀控制信号,对所述防滑保持阀控制信号及所述第一处理结果进行逻辑处理,输出保持阀控制信号;
所述第二与门从所述外部防滑控制器接收防滑排气阀控制信号,对所述防滑排气阀控制信号及所述第二处理结果进行逻辑处理,输出排气阀控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20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