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框类零件制备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7518.5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1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成靖;赵仲哲;荣鹏;高川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志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件 制备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框类零件制备方法,涉及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应用于激光成形装置,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零件的理论结构的结构信息;根据结构信息,将目标零件进行区域划分,以获取成形面信息;成形面信息包括第一成形面和第二成形面,第一成形面包括目标零件的腹板及腹板的一侧的筋条,第二成形面包括目标零件的腹板的另一侧的筋条;根据成形面信息,获取目标零件的直接沉积工艺信息;目标零件的直接沉积工艺信息包括第一成形面的直接沉积工序以及第二成形面的直接沉积工序,第一成形面的直接沉积工序在第二成形面的直接沉积工序之前;根据目标零件的直接沉积工艺信息,进行激光成形,本申请避免了采购模锻件来制备,降低了零件的制备周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框类零件制备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装置。
背景技术
飞机框类零件多为承力构件,多数为钛合金制件,部分为铝合金制件,目前主流加工方法为从原材料厂采购锻件,通过数控加工得到,对于形状复杂的框梁结构件,需采购模锻件,零件的制备周期长,不利于新项目的快速推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类零件制备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框类零件的研制周期长的问题。
为了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框类零件制备方法,应用于激光成形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零件的理论结构的结构信息;
根据结构信息,将目标零件进行区域划分,以获取成形面信息;其中,成形面信息包括第一成形面和第二成形面,第一成形面包括目标零件的腹板及腹板的一侧的筋条,第二成形面包括目标零件的腹板的另一侧的筋条;
根据成形面信息,获取目标零件的直接沉积工艺信息;其中,目标零件的直接沉积工艺信息包括第一成形面的直接沉积工序以及第二成形面的直接沉积工序,第一成形面的直接沉积工序在第二成形面的直接沉积工序之前;
根据目标零件的直接沉积工艺信息,进行激光成形。
可选的,获取目标零件的理论结构的结构信息的步骤之前,方法还包括:
获取目标零件的实际结构;
根据实际结构增加工艺余量,以获取目标零件的理论结构。
可选的,成形面信息还包括工艺凸台,工艺凸台与第一成形面连接。
可选的,目标零件的直接沉积工艺信息还包括优化工序,优化工序包括过渡圆角的生成以及工艺支撑的添加,其中,工艺支撑的支撑面与直接沉积工艺的成形方向的夹角不大于40度。
可选的,目标零件的直接沉积工艺信息还包括切割打磨工序,切割打磨工序在第一成形面的直接沉积工序和第二成形面的直接沉积工序之间,切割打磨工序的步骤包括:
将直接沉积成形后的第一成形面从基材上分割;
打磨第一成形面被分割后在腹板上形成的切割面,以获取腹板的未成形一侧作为第二成形面的直接沉积的基材。
可选的,目标零件的直接沉积工艺信息还包括定位工序,定位工序用于获取第二成形面在基材上的外形轮廓的位置信息,定位工序在第一成形面的直接沉积工序和第二成形面的直接沉积工序之间。
可选的,根据目标零件的直接沉积工艺信息,进行激光成形的步骤之后,方法还包括:
获取激光成形后的成形零件的三维扫描信息;
根据三维扫描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补充加工。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框类零件制备系统,应用于激光成形装置,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75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