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发光菌检测砷污染土壤急性毒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49449.1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4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群;张胜田;邓绍坡;王祥;靳德成;赵远超;万金忠;周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G01N1/28;G01N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刘婷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发光 检测 污染 土壤 急性 毒性 方法 | ||
1.一种利用发光菌检测砷污染土壤急性毒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22℃保存的发光菌冻干粉进行复苏,得到复苏菌液;
S102、取0.1 mL复苏菌液,使用毒性检测仪读取其发光强度,发光强度大于100万光子数即可用于检测砷污染土壤急性毒性;
S103、采取待检测砷污染土壤样本,并对其进行浸出处理,得到浸出水样;
S104、取浸出水样1 mL,加入0.1 mL 渗透压调节液,混匀,得到调节渗透压后的浸出水样;
S105、使用毒性检测仪进行检测,先读取0.1 mL 复苏菌液的初始发光强度,再取调节渗透压后的浸出水样0.9 mL 加入到0.1 mL 复苏菌液中,混匀后恒温3~8 min,检测其加样后发光强度,并计算相对发光度;
所述步骤S101中复苏的方法分为预复苏阶段和磁珠复苏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复苏阶段
将发光菌冻干粉投加至4℃保存的1 mL Microtox 稀释液中复苏15 min;
2)磁珠复苏阶段
随后依次投加温度为15℃、21℃、28℃的磁珠复苏5~8 min,磁珠每次投加量为10~15粒/mL,磁珠粒径为0.5~1 mm,且在磁珠复苏期间持续施加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场强度为0.1~0.5 mT,磁场频率为10~15Hz;
其中,磁珠每次投加条件为:当磁珠投加后,磁珠温度与Microtox 稀释液温差<1℃时,则进行下一次磁珠的投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发光菌检测砷污染土壤急性毒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菌为费氏弧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发光菌检测砷污染土壤急性毒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2中使用毒性检测仪的ATP模式读取复苏菌液的发光强度;所述步骤S105中使用毒性检测仪的B-Tox模式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发光菌检测砷污染土壤急性毒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3中浸出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秤取待检测砷污染土壤样本放置于研磨钵中,并按照待检测砷污染土壤样本质量的30%添加陶瓷空心球,按照每1kg添加8~12L计算出所需浸提剂的体积,待用;
2)使用研磨棒对待检测砷污染土壤样本研磨处理,同时滴加10~20%体积百分数的浸提剂进行湿磨,同时对研磨的待检测砷污染土壤样本持续进行红外光照照射,得到浸提混合物;
3)将步骤2)浸提混合物与所剩余的浸提剂混匀后放置于振荡装置,在转速40±5 r/min,温度20±5℃下振荡8~12 h;
4)随后静置1~2 h后,通过高压过滤器上过滤,取滤液在4℃下保存,得到浸出水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发光菌检测砷污染土壤急性毒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提剂为0.1 mol/L盐酸浸提剂;所述陶瓷空心球内填装有石墨和碳化硅按照3~5:2质量比混合压制成的填充球体,且陶瓷空心球在使用前浸泡在10~15%质量浓度的多巴胺水溶液中10~15 min,随后使用去离子水冲洗2~3次;所述红外光照功率为500~1200W,波长范围为30~50 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发光菌检测砷污染土壤急性毒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5相对发光度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相对发光度≥90%为低毒或无毒;40%≤相对发光度<90%为中毒;20%≤相对发光度<40%为高毒;相对发光度<20%为剧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94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