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涂料预配料智能连续灌装生产线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68549.9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3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高先银;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润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5/24 | 分类号: | B65B55/24;B65B61/00;B65B57/04;B65B61/28;B65G4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料 配料 智能 连续 灌装 生产线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料预配料智能连续灌装生产线及其控制方法,涉及涂料加工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固定基架体其中一侧的导向机构嵌入安装有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固定基架体配置有位于灌装机构上游区域的若干烘干除尘机构,通气柱下侧面嵌入配置有光电传感器,烘干除尘机构包括位于通气柱下部位置的吹气扇体、吸气扇体,固定基架体配置的挡口机构包括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挡口皮带,挡口皮带的转动速率与传动辊道的传动速率相同,挡口皮带的下侧皮带对涂料灌装桶开口进行封堵。本发明保证了涂料桶灌装时桶内的洁净,减少涂料灌装桶的涂料灌装传输过程中对周围车间环境所造成的污染,提升了车间工作环境的洁净度和整体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加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料预配料智能连续灌装生产线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涂料灌装是将涂料灌装到相应的容器中,在液体涂料的灌装、传输过程中,灌装桶内的涂料容易晃动、溅射,导致液体涂料洒落的到处都是,不仅造成了涂料原料的浪费,而且导致了灌装生产线以及整个车间内的工作环境污染,极大地增加了灌装生产线的日常清理工作难度和工作量。
另外,在进行涂料灌装前,一些灌装容器使用前由于都是长期积压在仓库中,落灰、潮湿等情况时有发生,导致灌装容器桶内不够洁净,从而最终影响灌装涂料的纯净度和产品品质。
综上,在涂料灌装、传输生产过程中,如何保证灌装前灌装容器内部的洁净性,并避免涂料灌装、传输过程中所导致的对灌装生产线以及整个车间的涂料外泄大面积污染,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涂料预配料智能连续灌装生产线及其控制方法,保证了涂料桶灌装时桶内的洁净,减少涂料灌装桶的涂料灌装传输过程中对周围灌装生产线以及车间环境所造成的涂料外泄式污染,提升了车间工作环境的洁净度和整体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料预配料智能连续灌装生产线,包括固定基架体,固定基架体下侧面的两侧位置都安装有导向机构,两个导向机构之间传导涂料灌装桶,涂料灌装桶下侧配置有用于驱动传导涂料灌装桶的传动辊道。
固定基架体两下侧面的其中一侧的所述导向机构嵌入安装有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固定基架体的中间位置配置有灌装机构,灌装机构包括灌装盘,固定基架体配置有位于灌装机构上游区域的若干烘干除尘机构,烘干除尘机构包括贯通插接在固定基架体上的通气柱,通气柱下侧面嵌入配置有光电传感器,烘干除尘机构包括位于通气柱下部位置的吹气扇体、吸气扇体,吹气扇体下侧面配置有若干弧形分布的吹气管,吸气扇体下侧面配置有若干弧形分布的吸气管。固定基架体配置有位于灌装机构下游区域的挡口机构,挡口机构包括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挡口皮带,挡口皮带的下侧皮带的下侧面水平位置与涂料灌装桶开口位置齐平,挡口皮带的转动速率与传动辊道的传动速率相同,挡口皮带的下侧皮带上游端设有用于皮带由竖直转为水平的转轴结构,转轴结构与灌装盘相邻。
作为本发明中灌装生产线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灌装机构包括竖直贯穿安装在固定基架体上的灌装管道,灌装盘安装在灌装管道下端,灌装盘均匀设有若干环形分布的灌装分口,灌装盘的灌装分口与灌装管道连通,若干灌装分口所围成的环形结构直径尺寸小于涂料灌装桶的内直径尺寸,灌装盘的直径尺寸大于涂料灌装桶的外直径尺寸。尺寸结构的比例设计确保了涂料有效灌装入桶内。
作为本发明中灌装生产线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导向机构的内侧方位都配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导轮;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的传感方向均朝向两个导向机构所包围形成的内部区域,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均位于导轮分布的间隙区域。导轮组合结构的设计是实现对移动过程中灌装桶两侧的限位、导向功能,使得灌装桶可以直线式稳定传动,不会剧烈晃动或倾倒。
第一位置传感器位于灌装机构的上游方位,第二位置传感器位于灌装机构的下游方位。两者搭配工作,实现对灌装桶的限位灌装控制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润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科润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85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制冷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海洋环境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