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空中巴士车体转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71763.X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2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俊华 |
主分类号: | B61F7/00 | 分类号: | B61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921 | 代理人: | 南亚丽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空中 巴士 车体 转换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空中巴士车体转换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前表面与后表面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侧壁相互对称开设有八个滑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侧壁均设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相互对称开设有四个固定槽,本发明通过地轨的铺设情况,使装置上的滚轮随其进行转换,而滑动在管体内部的杆体会进行联动,从而保障滚轮的稳定运行,而借由固定杆及其连接的合页,可以保障连接板及其内部的滑动杆在轨道扩宽运行时的稳定性,而整体为了适配轨道的转换,本体及其内部的第一壳体,经滚筒稳定的滑动在开设的滑槽内,从而将车厢延伸,使其从适配于车道转换,以此提高本发明整体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智能空中巴士车体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城市内部交通面临空前的压力,道路资源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健康发展的突出瓶颈,而为了解决目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等问题,人们想到利用空间采用空中巴士的方式,但提出的空中巴士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城市路况各不相同,其始发点到终点并不是一样的宽度,从而路面上就会出现不同轨道的情况,而空中巴士也需要根据路面宽度及轨道铺设情况进行调整,为此,提出智能空中巴士车体转换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空中巴士车体转换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空中巴士车体转换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前表面与后表面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侧壁相互对称开设有八个滑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侧壁均设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相互对称开设有四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侧壁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壁贯穿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一壳体的相斥一侧相互对称设有四个连接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相邻一侧对称焊接有两个合页,两个所述合页的内侧壁贯穿有固定杆,通过设置的合页用于连接板与第一壳体之间的连接作用,而通过设置的固定杆用于合页之间的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壳体的相斥一侧相互对称焊接有四个管体,所述管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杆体,设置的管体用于承接杆体,而通过设置的杆体用于衔接连接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杆体远离管体的一侧焊接于连接板靠近第一壳体的一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下表面焊接有第二壳体,设置滑动板滑动在连接板的内部,实现本体及第一壳体的升降运行,而通过第二壳体用于承接滚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通过销轴对称铰接有两个滚轮,通过滚轮带动装置整体的移动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地轨的铺设情况,使装置上的滚轮随其进行转换,而滑动在管体内部的杆体会进行联动,从而保障滚轮的稳定运行,而借由固定杆及其连接的合页,可以保障连接板及其内部的滑动杆在轨道扩宽运行时的稳定性,而整体为了适配轨道的转换,本体及其内部的第一壳体,经滚筒稳定的滑动在开设的滑槽内,从而将车厢延伸,使其从适配于车道转换,以此提高本发明整体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壳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3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3B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本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俊华,未经张俊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17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