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器绕组用挡油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4610.9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6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黎大健;陈梁远;赵坚;潘少明;苏毅;芦宇峰;李锐;饶夏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F27/12 | 分类号: | H01F27/12;H01F27/28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黎华艳 |
地址: | 530023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绕组 用挡油 板结 | ||
1.一种变压器绕组用挡油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环设在变压器绕组的内纸筒(1)的外壁上并沿所述内纸筒(1)轴向分布的多个内挡油板(3),以及环设在变压器绕组的外纸筒(2)的内壁并沿所述外纸筒(2)轴向分布的多个外挡油板(4),所述内挡油板(3)和外挡油板(4)分别位于变压器绕组的线饼(7)的内周侧和外周侧,各个所述内挡油板(3)和各个所述外挡油板(4)交替分布,且所述内挡油板(3)的外沿侧面与变压器绕组的线饼(7)的内周侧相抵接,所述外挡油板(4)的内沿侧面与变压器绕组的线饼(7)的外周侧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绕组用挡油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挡油板(3)包括有同轴设置的内挡油板抵接环(31)和内挡油板导流环(32),所述内挡油板抵接环(31)的外周抵接在所述变压器绕组的线饼(7)的内周侧面上,所述内挡油板导流环(32)一端与所述内挡油板抵接环(31)朝向入油口的端部相连接,另一端安装在变压器绕组的内纸筒(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绕组用挡油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挡油板抵接环(31)竖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绕组用挡油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挡油板导流环(32)为靠近入油口的端部小、远离入油口的端部大的锥状结构,所述内挡油板导流环(32)远离入油口的端部与所述内挡油板抵接环(31)靠近入油口的端部相连接,所述内挡油板导流环(32)靠近入油口的端部安装在变压器绕组的内纸筒(1)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绕组用挡油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挡油板(4)包括有同轴设置的外挡油板抵接环(41)和外挡油板导流环(42),所述外挡油板抵接环(41)的内周抵接在所述变压器绕组的线饼(7)的外周侧面上,所述外挡油板导流环(42)一端与所述外挡油板抵接环(41)朝向入油口的端部相连接,另一端安装在变压器绕组的外纸筒(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绕组用挡油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挡油板导流环(42)为靠近入油口的端部大、远离入油口的端部小的锥状结构,所述外挡油板导流环(42)远离入油口的端部与所述外挡油板抵接环(41)靠近入油口的端部相连接,所述外挡油板导流环(42)靠近入油口的端部安装在变压器绕组的外纸筒(2)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绕组用挡油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挡油板抵接环(41)竖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之7任一项所述的变压器绕组用挡油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固定在所述内纸筒(1)的外壁上或所述外纸筒(2)的内壁上并沿轴向延伸的撑条(5),所述内挡油板(3)和外挡油板(4)上均开设有缺口(6),所述缺口(6)的形状与所述撑条(5)的外部轮廓相匹配,所述内挡油板(3)和外挡油板(4)通过所述缺口(6)卡设在所述撑条(5)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压器绕组用挡油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条(5)的外部轮廓为外侧大内侧小的形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压器绕组用挡油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条(5)的侧面设置有横向的凹槽(51),所述内挡油板(3)或外挡油板(4)匹配卡入所述凹槽(5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461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