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相位控制显示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85731.5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5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荣誉东;霍英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虚拟现实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相位 控制 显示 器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相位控制显示器件,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和液晶层,下基板包括下钝化层和多个第一像素电极及第二像素电极,且第一像素电极与第二像素电极相互交错设置;上基板包括上玻璃基板和补偿结构,补偿结构包括上钝化层和多个第一补偿电极及第二补偿电极,且第一补偿电极和第二补偿电极相互交错设置;第一补偿电极与第一像素电极对应设置,第二补偿电极与第二像素电极对应设置;第一补偿电极与第一像素电极的间距与第二补偿电极与第二像素电极间距相一致。通过本申请,解决现有技术中因相邻两像素电极因钝化层产生的相位差引起对芯片驱动电压有较高要求的需求,而引起的像素电极的相位控制范围减少以及功耗增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相位控制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相位控制显示器件。
背景技术
光学相位控制显示元件通过提高像素开口率、液晶透过效率、偏光板透过率、彩色滤光片透过率可以有效地提高像素透过率;其中,像素开口率系指透光比率,即每个像素可透光的有效区域除以像素的总面积,像素开口率指数越高,则光学相位控制效果越好。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光学相位控制显示器件,为了提高像素开口率,通常将相邻的第一像素电极141及第二像素电极142设置在不同层;当外界光经过液晶层20入射至光学相位控制显示器件内,经第一像素电极141及第二像素电极142反射后再经液晶层20射出光学相位控制显示器件,此时,相比第二像素电极142,外界光在第一像素电极141处多经过一层钝化层14,在第一像素电极141及第二像素电极142的液晶偏转角度一致时,第一像素电极141较第二像素电极142多产生了光入射及反射时经钝化层14产生的相位差现象。为了改善相位差现象,以使第一像素电极141及第二像素电极142的相位控制能力相一致,通常采用如图2所示的像素驱动方式进行;从图2中可知,第一像素电极141的像素电压应高于第二像素电极142的像素电压,即第一像素电极141的像素电压的驱动电压范围应大于第二像素142的像素电压的驱动电压范围;因此,第一像素电极141的像素电压对芯片驱动电压范围有较高要求。然而,一般芯片难以满足像素电压对芯片驱动电压有较高要求的需求,导致像素电极的相位控制范围减少而影响整个光学相位控制显示器件的相位控制能力;另外,像素电压对芯片驱动电压有较高要求的需求也会引起整个光学相位控制显示器件功耗的增大。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因相邻两像素电极因钝化层产生的相位差引起对芯片驱动电压有较高要求的需求,而引起的像素电极的相位控制范围减少以及功耗增大的技术问题,尚未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相位控制显示器件,采用在上基板上设置补偿结构,通过补偿结构之间的电压差规避现有技术中因相邻两像素电极因钝化层产生的相位差,从而降低像素电极对芯片驱动电压的驱动范围。
该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相位控制显示器件,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和设于所述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下基板包括下钝化层和多个第一像素电极及第二像素电极,所述下钝化层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多个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嵌设于所述第一表面,多个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嵌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相互交错设置;所述上基板包括上玻璃基板和自所述上玻璃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一侧设置的补偿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虚拟现实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昌虚拟现实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57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