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炉口氧枪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93398.2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7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通;朱荣;陈兴华;刘福海;胡志勇;董凯;刘德祥;夏韬;李林;许旭东;鲁川;李亚华;孟德安;周杨;唐前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炉口氧枪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化炉口氧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安装在多流道化炉口氧枪喷管中心的激光测距装置连续测量不同位置转炉炉口粘渣厚度,通过安装在多流道化炉口氧枪喷管中心的红外测温装置连续测量不同位置转炉炉口粘渣温度,根据转炉炉口粘渣厚度与温度分布状态实时控制多流道化炉口氧枪中各流道的供氧强度,
所述多流道化炉口氧枪含有均匀布置的6-12个供氧流道,所述供氧流道几何结构均相同;一套所述激光测距装置含有6-24个激光测距仪,一套所述红外测温装置含有6-24个红外测温仪,所述供氧流道均配置1-2个激光测距仪与1-2个红外测温仪;
具体为:
S1、多流道化炉口氧枪喷管中心安装一套激光测距装置与一套红外测温装置;
S2、激光测距装置测得的不同位置炉口粘渣厚度实时传输到炉口清渣控制系统,炉口清渣控制系统对不同位置炉口粘渣厚度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确定多流道化炉口氧枪各流道基础供氧强度;
S3、红外测温装置测得的不同位置炉口粘渣温度实时传输到炉口清渣控制系统,炉口清渣控制系统对不同位置炉口粘渣温度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确定多流道化炉口氧枪各流道附加供氧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炉口氧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S2.1、转炉炉口清粘渣前,炉口清渣控制系统将多流道化炉口氧枪调节到工作位置;
S2.2、多流道化炉口氧枪调节到工作位置后,炉口清渣控制系统开启激光测距装置;
S2.3、转炉炉口清粘渣开始时,炉口清渣控制系统将多流道化炉口氧枪各流道供氧强度调节到预设定供氧强度;
S2.4、多流道化炉口氧枪各流道供氧量调节到预设定流量后,快速氧气射流流动到转炉炉口粘渣表面形成测量光路通道,激光测距装置沿测量光路通道实时测量不同位置的炉口粘渣厚度;
S2.5、根据不同位置的炉口粘渣厚度信号,炉口清渣控制系统确定多流道化炉口氧枪的各流道基础供氧强度策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炉口氧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S3.1、炉口清渣控制系统接收到第一组炉口粘渣厚度信号后,开启红外测温装置;
S3.2、红外测温装置沿由快速氧气射流形成的测量光路通道实时测量不同位置的炉口粘渣温度;
S3.3、根据不同位置的炉口粘渣温度信号与炉口粘渣最大加热温度的差值,结合基础供氧策略所确定的供氧流量,炉口清渣控制系统确定多流道化炉口氧枪的各流道附加供氧强度策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炉口氧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炉口粘渣最大加热温度范围为1350-1680℃,根据转炉的公称容量和湿法除尘烟道结构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化炉口氧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测距仪测量误差≤±0.1mm,基础供氧强度策略每3s更新一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化炉口氧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温仪测量误差≤±5%,附加供氧强度策略每1s更新一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炉口氧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口清渣控制系统形成多流道化炉口氧枪的各流道基础供氧强度策略与附加供氧强度策略的确定频率≥5套/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33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的高压系统、电动汽车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轮胎物料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