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炉口氧枪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93398.2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7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通;朱荣;陈兴华;刘福海;胡志勇;董凯;刘德祥;夏韬;李林;许旭东;鲁川;李亚华;孟德安;周杨;唐前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炉口氧枪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炉口氧枪控制方法,涉及钢铁生产技术领域,通过安装在多流道化炉口氧枪喷管中心的激光测距装置连续测量不同位置转炉炉口粘渣厚度,通过安装在多流道化炉口氧枪喷管中心的红外测温装置连续测量不同位置转炉炉口粘渣温度,根据转炉炉口粘渣厚度与温度分布状态实时控制多流道化炉口氧枪中各流道的供氧强度。对不同位置转炉炉口粘渣厚度与温度进行实时测量,根据转炉炉口粘渣的厚度与温度分布状态,炉口清渣控制系统形成多流道化炉口氧枪控制策略,并实时调节多流道化炉口氧枪中各流道的供氧强度,实现转炉炉口粘渣的快速去除与转炉炉口结构高效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化炉口氧枪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转炉炉口粘渣清除是转炉结构维护的重要任务之一,转炉生产过程中受原辅料成分波动、转炉冶炼“前-中-后”期炉型结构变化及熔池内各元素选择性氧化反应速率不同等因素影响,冶炼过程中易发生熔渣返干与喷溅,导致转炉炉口粘渣现象频发,严重影响了转炉的冶炼节奏与安全生产。目前,国内外常用机械专用设备或氧枪供氧吹扫两种方法清理转炉炉口粘渣。
机械专用设备方法利用较大的切削力与冲击力对炉口粘渣进行物理破坏,使粘渣与转炉炉口分离。由于力的相互作用及传递现象的存在,在机械专用设备清理炉口粘渣过程中,转炉炉口结构在机械力的作用下产生微变形,所形成的局部应力集中损伤了转炉炉口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氧枪供氧吹扫方法利用快速氧气直接冲击炉口粘渣,利用氧化放热原理提升粘渣自身温度,将固态粘渣转变为熔融态流动渣,在氧气冲击力与重力的共同作用下,熔融态流动渣与转炉炉口发生物理分离。氧枪供氧吹扫过程中,快速氧气射流的冲击力远小于机械专用设备方法所产生的机械力,且转炉炉口的水冷结构可有效降低转炉炉口温度。因此,相比于机械专用设备方法,氧枪供氧吹扫方法可保护转炉炉口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但传统氧枪供氧吹扫方法缺乏有效的过程氧气流量控制手段,受转炉炉口粘渣位置与厚度的不稳定性影响,其氧气利用效率被大幅降低,抑制了炉口粘渣的快速与高效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化炉口氧枪控制方法,通过安装在多流道化炉口氧枪喷管中心的激光测距装置连续测量不同位置转炉炉口粘渣厚度,通过安装在多流道化炉口氧枪喷管中心的红外测温装置连续测量不同位置转炉炉口粘渣温度,根据转炉炉口粘渣厚度与温度分布状态实时控制多流道化炉口氧枪中各流道的供氧强度,具体为:
S1、多流道化炉口氧枪喷管中心安装一套激光测距装置与一套红外测温装置;
S2、激光测距装置测得的不同位置炉口粘渣厚度实时传输到炉口清渣控制系统,炉口清渣控制系统对不同位置炉口粘渣厚度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确定多流道化炉口氧枪各流道基础供氧强度;
S3、红外测温装置测得的不同位置炉口粘渣温度实时传输到炉口清渣控制系统,炉口清渣控制系统对不同位置炉口粘渣温度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确定多流道化炉口氧枪各流道附加供氧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所述的一种化炉口氧枪控制方法,步骤S2具体包括:
S2.1、转炉炉口清粘渣前,炉口清渣控制系统将多流道化炉口氧枪调节到工作位置;
S2.2、多流道化炉口氧枪调节到工作位置后,炉口清渣控制系统开启激光测距装置;
S2.3、转炉炉口清粘渣开始时,炉口清渣控制系统将多流道化炉口氧枪各流道供氧强度调节到预设定供氧强度;
S2.4、多流道化炉口氧枪各流道供氧量调节到预设定流量后,快速氧气射流流动到转炉炉口粘渣表面形成测量光路通道,激光测距装置沿测量光路通道实时测量不同位置的炉口粘渣厚度;
S2.5、根据不同位置的炉口粘渣厚度信号,炉口清渣控制系统确定多流道化炉口氧枪的各流道基础供氧强度策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33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的高压系统、电动汽车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轮胎物料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