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烤箱的食物加热温度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98172.1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5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曾峰;李伟琦;杜锟;王新春;田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发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四川中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58 | 代理人: | 王鸿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烤箱 食物 加热 温度 控制 方法 装置 以及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烤箱的食物加热温度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智能烤箱的箱体内壁上设有红外热像仪,方法包括:获取智能烤箱内的烹制食物的食物信息,其中,食物信息包括食物类型和单体规格,单体规格包括烹制食物的尺寸;获取红外热像仪监测的烹制食物在智能烤箱内的红外图像;基于食物信息,确定出将烹制食物烹制为食物成品的加热温度策略,其中,加热温度策略包含多个加热阶段;基于红外图像和加热温度策略,确定出当前加热阶段内的加热温度‑时间线,并基于当前加热阶段内的加热温度‑时间线,控制智能烤箱内的加热温度。针对不同的烹制食物,提供更适合的加热方式,保证烹制完成的食物的口感,几乎可以脱离对用户烹制经验的依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厨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烤箱的食物加热温度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智能烤箱,可以提供多种食物的烹制功能,例如蛋糕烘焙、肉排烤制等。目前的智能烤箱,可以通过红外热像仪较为准确地测得烤箱内食物的温度,有的智能烤箱也可以通过设置在烤箱内的摄像头实时直播食物的烹制过程,给用户比较新奇的体验。
但目前来说,现有的智能烤箱对于食物烹制的控制,仍然非常依赖用户的经验,其提供的常规烹制功能,适用的食物种类有限,很难考虑到不同的食物的差别,因此导致烹制完成的食物,口感通常会相对较差(只有符合该功能提供的食物参照重量、参照尺寸、参照食物类型等,烹制的食物口感才会相对较好)。而智能烤箱的日常使用中,用户烹制的食物,提供的食材,多数时候是不符合这些参照标准的,因此,非常依赖用户的烹制经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烤箱的食物加热温度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以减小利用智能烤箱烹制食物时对用户的烹制经验的依赖,提升用户使用智能烤箱烹制食物的便利性,尽可能提升烹制完成的食物的口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烤箱的食物加热温度控制方法,所述智能烤箱的箱体内壁上设有红外热像仪,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智能烤箱内的烹制食物的食物信息,其中,所述食物信息包括食物类型和单体规格,所述单体规格包括烹制食物的尺寸;获取红外热像仪监测的烹制食物在智能烤箱内的红外图像;基于所述食物信息,确定出将烹制食物烹制为食物成品的加热温度策略,其中,加热温度策略包含多个加热阶段;基于所述红外图像和所述加热温度策略,确定出当前加热阶段内的加热温度-时间线,并基于当前加热阶段内的加热温度-时间线,控制所述智能烤箱内的加热温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智能烤箱内的烹制食物的食物信息(食物类型和单体规格,单体规格即烹制食物的尺寸),确定出将烹制食物烹制为食物成品的加热温度策略(包含多个加热阶段,对应不同食物类型,具体的加热阶段可以不同,例如烤面包可以分3个阶段,也可以分5个阶段,烤肉排分3个阶段,这些不同食物类型,其具体的加热温度-时间线不同),可以据此对烹制食物进行加热;而利用红外热像仪获取烹制食物在智能烤箱内的红外图像,结合加热温度策略,可以确定出当前加热阶段内的加热温度-时间线,据此(加热温度-时间线)控制智能烤箱内的加热温度。这样的方式可以考虑到不同食物类型和单体规格的烹制食物,结合加热温度策略(相当于提供一个基准)可以确定出差异化的当前加热阶段内的加热温度-时间线,从而针对不同的烹制食物,能够提供更适合该烹制食物的加热方式,从而保证烹制完成的食物的口感,且几乎可以脱离对用户烹制经验的依赖。而在加热过程中利用红外图像(能够提供食物的实时温度信息),可以有效控制各个加热阶段的加热方式(即加热温度-时间线),考虑到实际中的加热情况,从而更可靠地保证烹制完成的食物成品的口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发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发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81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