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门锁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9434.6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9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秦浩然;黄胜龙;杨微;王树乾;张瑞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挚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文娥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测试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门锁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涉及自动化测试的技术领域,测试系统包括:上位机、仿真平台、ECU控制器,以及自动化测试设备总成;上位机、ECU控制器,以及自动化测试设备总成均与仿真平台连接;自动化测试设备总成用于固定受控对象;ECU控制器还与受控对象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车门锁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整个测试过程是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可以连续长时间运作,还进一步缓解了以往依靠人力测试时导致的工作效率低、重复性差、出错率高等问题,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测试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门锁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车门锁的实用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随着车门锁的功能越来越复杂,车门锁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要,因此,对车门锁控制器功能的稳定性及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车门锁控制器在投放生产之前的测试成了十分重要的环节。
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对车门锁,以及车门锁控制器的测试过程多为手动及半自动的方式,即,多依靠人力完成车门锁的开/闭锁状态的转换,不仅出错率高,同时也需要一定的人力成本,严重影响了车门锁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锁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以缓解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锁的测试系统,包括:上位机、仿真平台、ECU控制器,以及自动化测试设备总成;所述上位机、所述ECU控制器,以及所述自动化测试设备总成均与所述仿真平台连接;其中,所述自动化测试设备总成用于固定受控对象;所述ECU控制器还与所述受控对象连接;所述上位机用于向所述仿真平台发送控制命令,以启动所述受控对象的测试流程;所述仿真平台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命令向所述自动化测试设备总成和所述ECU控制器发送相应的触发信号,以触发所述受控对象改变闭锁状态;所述仿真平台还用于在所述受控对象的闭锁状态改变后回采所述受控对象的锁定参数,以对所述受控对象进行闭环测试。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自动化测试设备总成包括测试工装、控制电机、推杆机构和复位弹簧;其中,所述测试工装用于固定所述受控对象,且,所述控制电机、所述推杆机构和所述复位弹簧均设置在所述测试工装上;所述控制电机的控制端与所述仿真平台通信;所述控制电机的执行端与所述推杆机构连接,所述推杆机构还与所述复位弹簧连接;所述控制电机用于在所述仿真平台的触发下通过所述推杆机构和所述复位弹簧改变所述受控对象的闭锁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推杆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动推杆和联动锁杆;其中,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电机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联动锁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联动锁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复位弹簧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测试工装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控制电机、所述电动推杆、所述联动锁杆、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测试工装的一侧;所述受控对象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对应的区域,且,固定在所述测试工装的另一侧;所述联动锁杆设置有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安装孔对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仿真平台包括:实时处理器、IO板卡和信号调理板卡;其中,所述IO板卡和信号调理板卡均与所述实时处理器通信;所述实时处理器用于按照预设的仿真模型模拟所述受控对象的运行状态,并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命令之后通过所述IO板卡和所述信号调理卡模拟所述受控对象的操作开关,并将所述操作开关作为触发信号发送至所述ECU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挚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挚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94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