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停缸功能的发动机气门摇臂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01014.7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9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姚淇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宇太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18 | 分类号: | F01L1/18;F01L13/00;F01L9/1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3 | 代理人: | 郭斌斌 |
地址: | 317604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停缸 功能 发动机 气门 摇臂 总成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停缸功能的发动机气门摇臂总成,属于发动机总成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自停缸发动机的气门使用寿命低的问题。本发动机包括气门,气门摇臂总成包括摇臂,摇臂端部连接有能伸缩的活动部,活动部上固定有连接件,在摇臂上还设有能够使活动部具有收缩趋势的弹性件,且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当摇臂摆动时连接件能够向下顶压气门顶部,摇臂上还设有能够带动活动部相对摇臂伸出使得连接件与气门顶部错位分离的驱动结构。在驱动结构带动下使得原本与气门抵靠的连接件位置变动与气门错开,气门和连接件分开配合,在停缸过程中减少气门与发动机缸体之间的摩擦,大幅度的提高了气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总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气门摇臂总成,尤其涉及一种带停缸功能的发动机气门摇臂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及工程机械用发动机常见4-6缸的多缸发动机,为满足于车辆及工程机械最大功率需求,发动机功率较大,多缸发动机的作用是当车辆满载或者超负荷运作时多个气缸能分担负荷,但当车辆空载或轻载及工程机械低负荷运行时,所有气缸也均在同时工作,单缸负荷率下降,负荷率虽然较低但是发动机的每个气缸均在正常运行带动曲轴转动,所以油耗依然很高即燃油耗高(排出二氧化碳高)。而且负荷率低易导致每个气缸内的燃油燃烧不充分导致发动机排放差,气缸内积碳等问题,无法满足节能减排的需求。
后来有人采用提高排量减少气缸的方案去设计发动机,但是这样的设计会导致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下降,而且减少气缸会导致整车的动力系统不平衡,时间久了会发生抖动等情况影响驾驶感受,同时排量的提升在高负荷的情况下燃油效率没有正常气缸的发动机节约,以上设计也没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也有人通过控制每个气缸内的喷油嘴的出油量来达到节约油耗,打个比方如果是一个四缸的燃油发动机,在低负荷时我们让其中三个气缸都正常工作,其中一个气缸停止喷油,则另外三个气缸做的功也能带动发动机的正常运行。但是根据实验发现这样状态的气门很容易损坏,主要由于喷油嘴不工作,但是气门这些部件都还是在正常工作的,没有了热反应的气门与出气道持续干摩擦,很容易发生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带停缸功能的发动机气门摇臂总成。它所解决的是现有的自停缸发动机的气门使用寿命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带停缸功能的发动机气门摇臂总成,发动机包括气门,所述气门摇臂总成包括摇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端部连接有能伸缩的活动部,所述活动部上固定有连接件,在摇臂上还设有能够使活动部具有收缩趋势的弹性件,且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当摇臂摆动时连接件能够向下顶压气门顶部,所述摇臂上还设有能够带动活动部相对摇臂伸出使得连接件与气门顶部错位分离的驱动结构。
气门摇臂总成包括能摆动的摇臂,当摇臂摆动时就能带动气门下移打开发动机排气通道进行排气。本气门摇臂总成中摇臂的端部设有能伸缩的活动部,活动部上固定有连接件,连接件抵靠在气门上使得摇臂的摆动能带动气门下移排气,当活动部在驱动结构带动下伸开时能带动连接件一起移动使得原本与气门抵靠的连接件位置变动与气门错开,气门和连接件分开配合,分开配合之后连接件会随着摇臂继续上下摆动,气门则是停止运动,这样的脱开配合适用于能自动停缸的发动机,发动机的其中某个缸室停止喷油,同时搭配上本气门摇臂总成使得气门也停止运动,在停缸过程中减少气门与发动机缸体之间的摩擦,大幅度的提高了气门的使用寿命。
活动部伸张开从而带动连接件与气门错开,错开之后如果想要恢复该气门的运动,只需要驱动结构停止工作,活动部会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回位,而连接件会随着活动部的复位重新回位到气门上方并随着摇臂摆动重新抵靠在气门上并能带动气门向下运动,这样设计结构十分巧妙,让气门在不需要运动的时候没有外力作用在其上,在需要气门工作的时候就能恢复其运动,大大的降低了气门的空置运动时间,进一步的提高了气门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宇太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宇太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10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