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皮带传动卸货机构车辆上的液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01676.4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5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范丽秋;蓝真;黄颂;练梦陶;徐裕柳;黄志雄;杨为磊;李仕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乘龙专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38 | 分类号: | B60P1/38;F15B11/16;F15B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许文宗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皮带传动 卸货 机构 车辆 液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皮带传动卸货机构车辆上的液压系统,包括:设置在车辆载货空间内且能前后移动的前板机构;设置在车辆载货空间底部而承载货物的皮带,皮带牵连所述前板机构;设置在车辆载货空间卸货口一端的滚筒机构,滚筒机构连接所述皮带;设置在车辆载货空间远离卸货口一端的绞车机构,绞车机构通过钢丝绳牵连前板机构;滚筒机构和绞车机构分别位于前板机构前后两侧,在液压系统的控制下,卷放皮带和钢丝绳而驱使前板机构前后移动而推动货物从卸货口卸载。本发明的卸货机构可以有效缩短传动长度,减少传动机构的使用,减少绞车机构所占用的空间,且可以显著减少卸货和回位过程中的阻力,避免不必要的动力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皮带传动卸货机构车辆上的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请参考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的申请号为2020104257956的中国专利,其利用单一的滚筒卷放皮带和钢丝绳,而驱动前板前后移动,达到卸货的目的。但存在皮带和钢丝绳收放不容易控制的目的,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改进的卸货机构及控制其运转的液压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皮带传动卸货机构车辆上的液压系统,其在前板机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滚筒机构和绞车机构牵引皮带和前板机构移动而完成卸货,解决原有卸货机构通过滚筒同步驱动皮带和钢丝绳存在的钢丝绳传动机构过多传动距离过长,不容易控制收放的问题,且在滚筒机构液压马达和绞车机构液压马达的给油路和回油路之间连接逻辑阀或控制阀,使得液压马达可以设置为离合状态,减小滚筒机构或绞车机构卷收时的阻力。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皮带传动卸货机构车辆上的液压系统,皮带传动卸货机构包括:
设置在车辆载货空间内且能前后移动的前板机构;
设置在车辆载货空间底部而承载货物的皮带,皮带牵连所述前板机构;
设置在车辆载货空间卸货口一端的滚筒机构,滚筒机构连接所述皮带;
设置在车辆载货空间远离卸货口一端的绞车机构,绞车机构通过钢丝绳牵连前板机构;
其中,滚筒机构和绞车机构分别位于前板机构前后两侧卷放皮带和钢丝绳而驱使前板机构前后移动而推动货物从卸货口卸载;
液压系统,包括:
连通至滚筒机构液压马达的给油路和回油路;
连通至绞车机构液压马达的给油路和回油路
连接给油路和回油路的主阀总成;
向主阀总成提供液压油的供油单元及接收回油的储油单元;
其中,液压马达的给油路和回油路之间连接有逻辑阀或控制阀,用于控制给油路与回油路的连通,而使得液压马达具有转动状态和离合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中,滚筒机构和绞车机构分别位于前板前后两侧进行卷放运动而牵引前板机构前后移动完成卸料和回位,解决现有卸货机构使用滚筒同步驱动皮带和钢丝绳,导致钢丝绳设置过长,传动过长,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当滚筒机构液压马达工作开始卷收皮带卸货时,通过逻辑阀或控制阀使得绞车机构液压马达的给油路和回油路连通,而使得液压马达的进油口端和回油口端压力平衡而处于离合状态;同理,当绞车机构开始卷收钢丝绳牵引前板和皮带回位时,滚筒机构液压马达处于离合状态,这样的设置可以显著减少卸货和回位过程中的阻力,避免不必要的动力损耗。
优选的是,所述的应用于皮带传动卸货机构车辆上的液压系统中,所述车辆的载货车厢的侧板和底板构成所述车辆载货空间,皮带底面与底板顶面滑动接触且被底板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乘龙专用车有限公司,未经柳州乘龙专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16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