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拉脱壳增长式鱼雷锚的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05039.4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5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余思越;殷孝天;张永兴;吕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21/26 | 分类号: | B63B2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龙***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壳 增长 鱼雷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反拉脱壳增长式鱼雷锚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拉脱壳增长式鱼雷锚,包括锚身(1)、锚头(2)、卡槽(3)、弧形展刀(4)、铰点(5)、拉杆(6)、高压弹簧I(7)、中杠(8)、卡头(9)、高压弹簧II(10)、尾翼(11)、工作锚链(12)、临时吊链(13);
所述锚头(2)与锚身(1)通过卡口错缝搭接,在拉力作用下分开;锚头(2)顶端与中杠(8)下端固定连接,锚头(2)与中杠(8)保持同步运动;
所述锚身(1)尾部四周对称布置4个尾翼(11);锚身(1)内侧设置卡槽(3),允许卡头(9)与其高度齐平时,在高压弹簧II(10)作用下卡入实现固定;所述高压弹簧II(10)内置于中杠(8)内,并且两端分别连接着卡头(9);
所述工作锚链(12)与锚身(1)底部相连;所述临时吊链(13)与中杠(8)底部相连;
所述弧形展刀(4)沿中杠(8)方向布置2到10组,根据中杠(8)的长短设定布置组数;在中杠(8)的同一高度,沿四周对称布置4个弧形展刀(4);
所述铰点(5)与中杠(8)铰接,固定住弧形展刀(4)的下端;所述高压弹簧I(7)与弧形展刀(4)相连;当弧形展刀(4)脱离锚身(1)的约束,高压弹簧I(7)将弧形展刀(4)弹起;所述拉杆(6)的一端铰接在中杠(8)上,另一端连接着弧形展刀(4)的内侧上端位置,控制弧形展刀(4)展开的角度;
具体步骤如下:
①在指定的目标位置,将工作锚链(12)和临时吊链(13)同时吊起,然后将鱼雷锚进行投放,同时松开临时吊链(13),鱼雷锚最终沉至指定位置;
②逐渐向上拉动工作锚链(12),中杠(8)与锚头(2)在重力作用下保持原始位置不动,锚身(1)与锚头(2)分开并向上滑动;当锚身(1)上升到高于内侧弧形展刀(4)的中部以上位置时,被压缩的高压弹簧I(7)开始伸长,促使弧形展刀(4)逐渐展开,插入鱼雷锚周身的土层内,当弧形展刀(4)展开到一定角度时,拉杆(6)阻碍其继续展开,控制弧形展刀(4)展开的角度;继续将锚身(1)提升,直至弧形展刀(4)全部展开;
③锚身(1)继续向上滑动,直至卡头(9)与卡槽(3)高度齐平,被压缩的高压弹簧II(10)将卡头(9)弹进卡槽(3)内,当卡头(9)与卡槽(3)完全卡合后,锚身(1)无法继续上升,锚身(1)与中杠(8)相互稳固,形成反拉脱壳增长式鱼雷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拉脱壳增长式鱼雷锚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反拉脱壳,将锚身(1)与中杠(8)分开,增加鱼雷锚长度,与土的接触面积增大,提升了鱼雷锚的抗拔能力;弧形展刀(4)根据锚身长度设置多组,所有弧形展刀展开后内弧朝上,用拉杆(6)拉住,结构稳定性高,与锚头(2)一起构成弧形抗拔结构,防止出现展开失效,实现鱼雷锚抗拔能力的最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503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