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流式细胞显微成像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6462.6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3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凌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69 | 分类号: | G06V20/69;G06V10/22;G06V10/26;G06V10/74;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贵东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细胞 显微 成像 装置 图像 处理 方法 | ||
用于流式细胞显微成像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微粒没有经过所述流式细胞显微成像装置的流式管道,获取不包括微粒的第一图像;响应于微粒经过所述流式细胞显微成像装置的流式管道,获取第二图像;计算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相似度以确定所述第二图像中是否包括微粒;响应于所述第二图像中包括微粒,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确定包括微粒的微粒区域在所述第二图像中的位置;根据确定的微粒区域的位置,从所述第二图像中分割出包括所述微粒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大小大于所述微粒区域的大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对基于流式细胞显微成像技术所获取的细胞图像进行分割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细胞识别与分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医疗检测判断、药物开发研究以及环境检测等领域的研究重点。流式细胞仪检测速度快,可以高达上千个细胞每秒,但其检测得到的信息维度少,无法通过细胞体积形态等高维度信息来对细胞进行分类,因此精度不高,通常只能用作定量分析,常用于细胞的初筛。显微镜检可以观察到细胞的图像但是需要经过染色制片等流程,耗时长,且观察细胞一般靠人为的识别,极耗人力,因此染色制片的观察方法一般作为最后的观察判别细胞方法,检测样本少,无法大规模检测。
细胞分割本质上是一种物体检测算法,目前的物体检测算法有基于颜色的识别分割,基于轮廓的识别,基于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等。基于颜色的识别不适用于灰度图像;轮廓识别适用于轮廓清晰,物体与背景对比明显的图片中;采用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模型较复杂,所耗算力资源大,处理速度较慢。因此,针对流式细胞显微图像需要设计一种专用的细胞分割算法,实现高速与高效的细胞分割。
因此,期望提出一种既能快速获得单个细胞的图像,又实现高速与高效的细胞分割的方法。
发明内容
考虑到以上问题而做出了本公开。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流式细胞显微成像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流式细胞显微成像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微粒没有经过所述流式显微成像装置的流式管道,获取不包括微粒的第一图像;响应于微粒经过所述流式显微成像装置的流式管道,获取第二图像;计算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相似度以确定所述第二图像中是否包括微粒;响应于所述第二图像中包括微粒,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确定包括微粒的微粒区域在所述第二图像中的位置;以及根据确定的微粒区域的位置,从所述第二图像中分割出包括所述微粒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大小大于所述微粒区域的大小。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其中,所述流式显微成像装置包括光源、聚光透镜组、流式管道、显微物镜、筒镜、相机,其中,所述流式显微成像装置通过控制待检测液体的流动来控制待检测液体中的微粒稳定地流过所述流式管道的中央;其中,所述光源被配置为发射可见光光束;所述聚光透镜组被配置为聚集所述光束并将所述光束均匀地照射在所述流式管道上;所述显微物镜采用无限远物镜,对焦在所述流式管道中心,对流过的微粒进行成像;所述筒镜将无限远物镜的出射的光汇聚成像,调节筒镜的焦距可以调整成像的放大倍数;以及所述相机位于所述筒镜的后焦面,对所放大的像进行拍摄,以获得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其中,计算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相似度包括:分别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每一列的灰度值累加到行向量,基于所累加的行向量分别得到所述第一图像的特征向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特征向量;以及计算所述第一图像的特征向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特征向量之间的欧式距离,以作为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相似度。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二图像中是否包括微粒包括:响应于所述相似度高于预定阈值,确定所述第二图像中不包括微粒;以及响应于所述相似度低于预定阈值,确定所述第二图像中包括微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凌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凌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64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