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和抗体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16181.9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0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龙;屈武斐;周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八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G01N33/68;G01N33/532;G01N33/558;B82Y40/00;B82Y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韦东 |
地址: | 200231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和 抗体 检测 方法 试剂盒 | ||
本发明涉及中和抗体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盒。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碳纳米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对溶剂中的碳纳米材料超声,得到纳米碳分散体,任选的(2)分离和/或洗涤纳米碳。本发明还涉及使用所述处理的碳纳米材料制备的纳米碳检测制品和试剂盒。本发明操作简单,结果直观,适合现场快速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和抗体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盒。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是一种单链的正义RNA病毒,基因组长度约29.8KB。基因组主要编码四种结构蛋白:刺突蛋白S、包膜蛋白E、膜蛋白M及核衣壳蛋白N。其中S蛋白上含有受体结合结构域RBD,可识别宿主细胞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并介导膜融合,使病毒吸附入侵细胞。针对S-RBD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即中和抗体可以阻断新冠病毒与ACE2结合,从而使病毒不能入侵。
疫苗接种被公认为是控制病毒流行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接种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效果并不确定,评估疫苗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接种者体内中和抗体的水平。
传统评价疫苗的方法是通过中和实验病毒侵染验证法,采用活病毒来验证中和抗体的效能。其对实验室安全性及操作人员技能要求较高,且操作复杂,耗时长。因此,建立快速检测新冠中和抗体的方法十分有意义。基于中和抗体与新冠病毒结合的特点以及病毒侵染机制,市场上已有多种快速检测新冠中和抗体的产品。
其中常用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比如金斯瑞生产的cPassTMsVNT新冠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主要过程是将S-RBD蛋白包被到酶标板上,孵育过夜后清洗,加入待测样品和ACE2,孵育后洗涤,再加入HRP标记的二抗,孵育后洗涤再加入显色剂TMB,反应后再加入终止液,最后在酶标仪上读数OD450,通过OD值计算其样品抑制率,来确定是否含有中和抗体。ELISA方法检测过程需要多次洗板、加样,步骤多、时间长,需要仪器辅助且结果还需要计算,对于快速检测结果不是很直观。
还有常用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市场上多利用竞争法来检测中和抗体。即将S-RBD蛋白用胶体金标记后固定于结合垫上,ACE2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为检测线,当待测样品中有新冠中和抗体时,中和抗体会与胶体金标记的RBD抗原特异结合,降低了RBD和ACE2的结合效率,检测线显色会下降。反应结束后,直接肉眼观察与比色卡比较,或通过比较检测线与质控线显色强弱,来判断中和抗体的水平。胶体金竞争法检测中和抗体时,当中和抗体浓度较低时显色下降分辨率低,难以判读。另外由于中和抗体检测多为全血样品,胶体金红色易受到血液的影响。
纳米碳材料在免疫层析行业有所使用,能够克服胶体金的缺点但未能大规模应用,主要是对纳米碳的处理方法有待优化。常规的处理方法在使用纳米碳时,会导致纳米碳作为标记物,溶解度、储存稳定性以及标记稳定性都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快捷的病毒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处理碳纳米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对溶剂中的碳纳米材料超声,得到纳米碳分散体;
任选的(2)分离和/或洗涤纳米碳。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溶剂是极性溶剂,例如水,优选去离子水。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碳纳米材料在溶剂中的浓度为1-30mg/mL、2-25mg/mL、5-20mg/mL、7-15mg/mL、8-12mg/mL、10mg/mL。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碳纳米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碳纳米管、碳纳米球,优选多壁碳纳米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八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八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61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