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及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组合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16946.9 | 申请日: | 202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6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郐大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734 | 分类号: | A61K36/734;A61K9/52;A61K47/02;A61K47/36;A61P1/04;A61P31/04;A61P35/00;A61K35/745;A61K35/747;A61K31/704;A61K31/7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创智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8 | 代理人: | 褚战星 |
地址: | 10114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治疗 萎缩 胃炎 组合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预防及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组合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免疫调节益生元的制备;S2.益生菌种子液的培养;S3.山楂提取物的制备;S4.发酵培养基的制备;S5.益生菌发酵组合物的制备;S6.活性组合物的混合;S7.缓释微胶囊的制备。本发明将益生菌、益生菌发酵产物、益生元、活性组合物一同使用,可以发挥出更加理想的生理代谢调节功能和营养价值,同时具有口感良好、安全性强等优点,制得的预防及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组合物微胶囊缓释微胶囊进入人体后,可以缓慢释放活性成分,从而起到长效调节,延长反应效果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及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组合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在胃黏膜慢性炎症基础上,后期出现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化生,继而出现上皮内瘤变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与胃癌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在全球范围内 CAG 年发病率在 0~10.9%之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CAG 发病率迅速增加,且每增长 10 岁会伴随 14%的新发病率。目前多数医家认可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证、脾胃湿热、胃络血瘀 5 型,临床多表现为虚实兼存,寒热交错的病理现象。
健康人的胃肠道内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称为肠道菌群,其主要功能为维持宿主肠道微生态的稳态。人体的健康与肠道内的益生菌群结构息息相关。肠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态平衡,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菌群结构相对稳定,对宿主表现为不致病。一旦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其正常生理组合被破坏,肠道菌群结构比例失调,则可能会促进肿瘤的发生,而在某些情况下,特异的肠道共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则能够抑制肿瘤的发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甚至是胃肠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的活动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开发一种含有肠道益生菌类组合物,来预防和治疗萎缩性胃炎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预防及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组合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将益生菌、益生菌发酵产物、益生元、活性组合物一同使用,可以发挥出更加理想的生理代谢调节功能和营养价值,起到更好的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活性,促进白细胞活性,增强巨噬细胞活性使其产生抗菌素,刺激淋巴细胞不断分裂繁殖,有效地减少了可能带来的消化不良、肠道有益菌群减少等副作用,起到很好的组合预防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及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组合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免疫调节益生元的制备:将桑枝洗净,干燥,粉碎后,加入变性淀粉,混合均匀,得到粉料,加入水中,加入复合酶,调节pH值,微波加热反应后,灭酶,过滤,浓缩,得到免疫调节益生元;
S2.益生菌种子液的培养:将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分别接种到高氏培养基中,有氧培养,分别培养成菌种种子液;
S3.山楂提取物的制备:将山楂洗净,切碎,干燥,分散至100目,加入水中微波加热提取,过滤,浓缩,干燥,得到山楂提取物,紫外线灭菌备用;
S4.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将燕麦β-葡聚糖、碳源、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和步骤S3制得的山楂提取物用无菌水溶解,用PBS溶液调节培养基pH值为6.8-7.2,紫外线灭菌备用;
S5.益生菌发酵组合物的制备:将步骤S2制得的菌种种子液接种到步骤S4制得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得到益生菌发酵组合物;
S6.活性组合物的混合:将山药多糖、人参皂苷Rh2、灵芝孢子粉混合均匀,得到活性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69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