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地下结构非均匀沉降病害的预警治理与检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16959.6 | 申请日: | 202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0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涛;刘池;王睿;陈云娟;徐涌帅;陈昌耀;范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3/12;G01C5/0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陈晓敏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下 结构 均匀 沉降 病害 预警 治理 检测 工艺 | ||
1.一种用于地下结构非均匀沉降病害的预警治理与检测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待地下结构建造完毕后,在预测发生非均匀沉降病害的部位两侧安装沉降位移监测传感器,以监测该部位两侧的非均匀沉降位移值,并绘制与监测时间的监测历程曲线;
步骤2:利用多种数学函数对监测历程曲线进行曲线拟合,比选确定与该监测历程曲线对应的最优拟合曲线与最优拟合函数表达式;
步骤3:根据监测历程曲线,得到监测终了时刻对应的非均匀沉降位移监测值,并根据最优拟合曲线与最优拟合函数表达式,计算得到未来某一时刻对应的非均匀沉降位移预测值;
步骤4:将监测值与预测值与非均匀沉降位移允许值进行比对,对该部位非均匀沉降病害程度进行预警评价,评判是否需进行修复治理;
步骤4中,进行非均匀沉降病害程度预警评价时,
若,则该部位存在非均匀沉降病害问题,需进行修复治理;
若,且,则该部位将会出现非均匀沉降病害问题,需进行修复治理;
若,且,则该部位无非均匀沉降病害问题,无需进行修复治理;
步骤5:针对需进行非均匀沉降病害修复治理的部位,利用注浆提升法或挤密加固法,对该部位产生较大沉降位移的一侧地下结构进行修复治理;
步骤6:修复治理过程中,当该部位两侧非均匀沉降位移值小于允许值时,说明修复治理完成,记录修复治理完成时刻对应的非均匀沉降位移监测值;
步骤7:待该部位非均匀沉降病害修复治理完成后的某一时刻,记录时刻对应的非均匀沉降位移监测值,建立该部位病害修复治理效果定量评价指标,并与指标允许值进行对比,定量评判该部位非均匀沉降病害的修复治理效果;
步骤7中,病害修复治理效果定量评价指标,是通过修复治理完成后时刻对应的非均匀沉降位移监测值与时刻对应的非均匀沉降位移监测值进行建立的,计算公式为:;
将与指标允许值进行对比时,若,则表示修复治理效果良好;若,则表示修复治理效果不良,需重新进行修复治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结构非均匀沉降病害的预警治理与检测工艺,其特征是,步骤1中,非均匀沉降位移值为两侧沉降位移监测传感器对应的监测位移数据值之差的绝对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结构非均匀沉降病害的预警治理与检测工艺,其特征是,步骤2中,最优拟合曲线与最优拟合函数表达式的比选确定方法为:将监测历程曲线对应数据导入数据处理软件中,利用多种数学函数分别对监测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各拟合函数表达式及对应相关系数;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进行比选,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最接近1的拟合函数表达式为最优拟合函数表达式,对应的拟合函数曲线为最优拟合曲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地下结构非均匀沉降病害的预警治理与检测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多种数学函数包括但不限于线性函数、双曲线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结构非均匀沉降病害的预警治理与检测工艺,其特征是,步骤5中,采用注浆提升法进行修复治理时,包括以下步骤:
a.以设定间距向沉降位移值较大一侧的地下结构下部地层内施打注浆孔;
b. 将注浆管插入注浆孔内,并在注浆孔孔口处安装止浆塞封堵装置;
c. 待注浆管路连接完毕后,对沉降位移较大一侧地下结构底部地层按少量、多次原则进行高压注浆;
d. 在注浆过程中,该侧地下结构受注浆浆液压力作用产生提升,并利用步骤1中沉降位移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该部位非均匀沉降位移值变化;
e. 当该病害修复治理部位对应的非均匀沉降位移监测值小于允许值时,注浆结束,移除注浆装置;
f. 待注浆浆液在地层中完全凝固后,完成修复治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结构非均匀沉降病害的预警治理与检测工艺,其特征是,步骤5中,采用挤密加固法进行修复治理时,包括以下步骤:
a’. 以设定间距向沉降位移值较大一侧的地下结构下部地层内施打挤密孔;
b’. 向挤密孔内底部置入充填材料,并利用机械方式对充填材料进行挤压,使充填材料挤压周边地层岩土体,以实现沉降位移较大一侧地下结构在挤压作用下产生提升;
c’.在挤压过程中,利用步骤1中沉降位移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该部位非均匀沉降位移值变化;
d’.当该病害修复治理部位对应的非均匀沉降位移值小于允许值时,挤压结束,并向挤密孔内充注水泥浆液,以使水泥浆液与充填材料混合凝固形成整体;
e’. 待挤密孔内水泥浆液完全凝固后,完成修复治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695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金属板材的防锈设备
- 下一篇:一种激光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