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胸腹腔穿刺引流术后导管周围渗液的防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17228.3 | 申请日: | 202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0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言冰;李晓冬;代大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言冰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山东诺诚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9 | 代理人: | 佘莉芳 |
地址: | 332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胸腹 穿刺 引流 术后 导管 周围 防渗 装置 | ||
1.一种预防胸腹腔穿刺引流术后导管周围渗液的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盖(1)、辅助部(5)和固定部(6);所述防护盖(1)上安装有连接座B(2),且连接座B(2)的头端连接有导管B(4),并且连接座B(2)的尾端连接有导管A(3);所述防护盖(1)底端面开设有凹槽(102),且凹槽(102)为环形结构,并且凹槽(102)组成了液体渗漏时的间断结构;
所述辅助部(5)由座体(501)、通孔(502)和连接管(503)组成,且座体(501)卡接在防护盖(1)内;
所述固定部(6)由活塞套(601)、活塞杆(602)、把手(603)、卡槽B(604)、卡接槽(605)、弹性伸缩杆(606)和辅助座(607)组成,且活塞套(601)固定连接在防护盖(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防胸腹腔穿刺引流术后导管周围渗液的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1)上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卡槽A(103),且环形阵列状开设的卡槽A(103)共同组成了防护盖(1)的防滚动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防胸腹腔穿刺引流术后导管周围渗液的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501)为环形结构,且座体(501)底端面与防护盖(1)底端面平齐,并且座体(501)组成了防护盖(1)与患者皮肤接触面积的延伸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防胸腹腔穿刺引流术后导管周围渗液的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501)上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通孔(502),且座体(501)上连接有连接管(503),并且连接管(503)与卡槽A(103)卡接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防胸腹腔穿刺引流术后导管周围渗液的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套(601)内滑螺纹连接有活塞杆(602),且活塞套(601)与防护盖(1)螺纹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防胸腹腔穿刺引流术后导管周围渗液的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602)上熔接有把手(603),且把手(603)上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卡槽B(604);卡槽B(604)与导管B(4)卡接相连,且卡槽B(604)与导管B(4)共同组成了活塞杆(602)的防松动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防胸腹腔穿刺引流术后导管周围渗液的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602)上熔接有辅助座(607),且辅助座(607)与导管B(4)卡接相连,并且辅助座(607)组成了导管B(4)与连接座A(101)连接的辅助固定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防胸腹腔穿刺引流术后导管周围渗液的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套(601)上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卡接槽(605),且卡接槽(605)为半圆柱形槽状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防胸腹腔穿刺引流术后导管周围渗液的防渗装置,所述把手(603)底端面熔接有两个弹性伸缩杆(606),且两个弹性伸缩杆(606)的头端均经过打磨处理;经过打磨处理后弹性伸缩杆(606)的头端为弧形结构,且弹性伸缩杆(606)的头端与卡接槽(605)弹性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言冰,未经李言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722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