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天线OTA测试的球面采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17384.X | 申请日: | 202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3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杜刘革;仝淑娴;呼延思腾;赵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H04W24/02;G06F17/15 |
代理公司: |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姜英昌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天线 ota 测试 球面 采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天线OTA测试的球面采样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待测天线口径,计算θ轴最小采样间隔Δθ及赤道线上φ轴的最小采样间隔Δφ;步骤2:计算θ点数;步骤3:取i=0,根据步骤2计算的θ点数,计算θ角度坐标θi;步骤4:根据θi取值,计算当前θi角度下的φ点数;步骤5:取j=0,根据步骤4计算的Nφi,计算φ角度坐标φij,记录当前采样点(θi,φij);步骤6:将j增加1,循环执行步骤5,直到φij≥2π或j>Nφi‑1;步骤7:将i增加1,循环执行步骤3~6,直到θi≥π或i>Nθ‑1,完成采样点取值。本发明在采样点数较少的情况下保证了采样精度,且可连续采样,在实现快速采样的同时,能够为研究人员提供其关心的多个主切面方向图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天线OTA测试的球面采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5G通信的发展,阵列天线得到广泛应用,除移动终端外,基站天线系统也已经将射频处理部分与前端天线高度集成化,成为有源阵列天线系统,集成后很难将前后端分离,天线的增益也就无法直接测量,天线的总辐射功率(TotalRadiated Power,TRP)已经是衡量其辐射性能的重要指标,因此TRP的测量在有源天线的研发生产中十分重要。
采样间隔对TRP的计算精度影响较大,现有技术中的采样方法有三种,第一种为:等角度采样的采样点分布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点在球面上分布并不均匀,在极点(θ=0°)附近采样密度相对于赤道(θ=90°)附近更高,要满足最稀疏位置的采样间隔要求,极点位置就会密度过高,产生冗余采样。
为了提高采样效率3GPP标准又给出了另外两种球面采样方式:等面积采样和Fibonacci采样,等面积采样常用的方式是Marsaglia球面采样方法,当其自变量坐标V1和V2等间隔分布时可以在球面上生成面积相等的分隔,采样点分布如图3所示,Fibonacci采样则采用球面螺旋取点方式实现球面等面积,采样点分布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种类型的采样没有像等角度采样极点处密集、赤道处稀疏的现象,能够使采样点更为均匀地分布在球面上,可以用更少的采样点数达到更为精确的TRP积分效果。不过在工程实现时传统的等角度采样方法可以采用单轴固定,另一轴连续扫描过程中获取一个切面上的采样点信息,机械采样效率较高,而等面积以及Fibonacci采样方法由于没有在固定一轴另一轴连续分布的采样点,所以在工程实现时无法进行连续扫描,只能采取步进方式逐点以“一步一停”进行采样,极为影响测试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天线OTA测试的球面采样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天线OTA测试的球面采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待测天线口径,计算θ轴最小采样间隔Δθ及赤道线上φ轴的最小采样间隔Δφ;
步骤2:计算θ点数,其中round为取整函数;
步骤3:取i=0,根据步骤2计算的θ点数,计算θ角度坐标其中offset为θ采样偏移值;
步骤4:根据θi取值,计算当前θi角度下的φ点数其中round为取整函数;
步骤5:取j=0,根据步骤4计算的Nφi,计算φ角度坐标记录当前采样点(θi,φij);
步骤6:将j增加1,循环执行步骤5,直到φij≥2π或jNφi-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73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面板
- 下一篇:一种预防及抑制HPV病毒的妇科凝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