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制造浮法玻璃的生产线上玻璃的钢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24457.8 | 申请日: | 202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2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睿;张珩;石硼;张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玻新创(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7/04 | 分类号: | C03B27/04;C03B1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赵洋洋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玻璃 生产 线上 化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制造浮法玻璃的生产线上玻璃的钢化工艺,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钢化浮法玻璃板面尺寸精准,外观质量、弓形弯曲度、波形弯曲度的指标明显优于传统普通钢化玻璃,满足国标GB15763.2‑2005,完全达到玻璃深加工的技术要求,本发明的浮法玻璃生产线上设置钢化机组,通过加热控制区、淬冷区和冷却区对玻璃进行钢化,利用浮法玻璃在线生产的余热进行钢化深加工,无需再次加热,节约了大量能源,同时减少碳排放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制造浮法玻璃的生产线上玻璃的钢化工艺。
背景技术
在全球建筑领域,建筑玻璃70%以上采用钢化玻璃,钢化玻璃的优点众多,安全且强度高,但传统工艺生产钢化玻璃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增加碳排放。在线钢化技术是利用浮法玻璃在线生产的余热进行钢化深加工,几乎无需再次加热,节约了大量能源,同时减少碳排放量,而且钢化玻璃质量非常好。采用浮法玻璃在线钢化技术,是代替目前行业内传统离线钢化工艺的颠覆性科技创新。
据资料报道,以我国建筑用钢化玻璃生产为例,2016年钢化玻璃生产至少耗电45亿度。仅此一项,若应用平板玻璃在线钢化技术将至少节约80%能耗即36亿度电,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78万吨(0.785kgCO2/1度电)。
鉴于以上原因,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制造浮法玻璃的生产线上玻璃的钢化工艺,本发明的浮法玻璃生产线上设置钢化机组,通过加热控制区、淬冷区和冷却区对玻璃进行钢化,利用浮法玻璃在线产生的余热进行钢化深加工,无需再次加热,节约了大量能源,同时减少碳排放量,而且钢化玻璃质量非常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制造浮法玻璃的生产线上玻璃的钢化工艺,所述的方法通过浮法玻璃生产线在线钢化机组上进行,所述的在线钢化机组依次设置加热控制区、淬冷区和冷却区,所述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在浮法玻璃生产线上,当具有一定尺寸的玻璃板进入到所述的加热控制区时,玻璃板在所述的加热控制区前行的过程中被加热到其钢化温度;
(2)淬冷区内设置有淬冷装置,当钢化后的玻璃板进入淬冷区时,淬冷装置对玻璃板进行淬冷物理钢化;
(3)冷却区内设置有冷却装置,当经过淬冷物理钢化后的玻璃板进入冷却区时,冷却装置对玻璃板进行冷却,得到钢化玻璃。
进一步的,步骤(1)中钢化温度为550-750℃,加热控制区可调节温度为550-750℃。加热区对玻璃板的加热时间为0-240s。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控制区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的加热装置由分布在传动辊道A上、下部位的电加热丝组成,加热温度由控制中心控制。
加热控制区长度为10-20米,电加热丝由螺旋缠绕的镍铬铝电阻丝组成,加热功率为20-50kw/m2。
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动辊道A由一段具有独立传动的陶瓷辊道组成。
陶瓷辊道由高纯度的石英粉烧制而成,其表面经过加工后十分光滑,其辊径约φ100-200mm,辊间距约100-300mm,所述的传动辊道A传动速度为0-20m/min。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淬冷装置由均匀设置在传动辊道B上、下部位的多组冷却风刀组成,相邻冷却风刀间距为100-300mm,冷却风刀出风压力由控制中心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动辊道B由一段具有独立传动并缠有芳纶绳的钢制辊道组成。辊径φ100-150mm,芳纶绳截面尺寸6x6mm,辊间距约100-300mm,所述的传动辊道B传动速度约2-30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玻新创(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国玻新创(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44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