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模飞机的转向控制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27463.9 | 申请日: | 2022-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8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周承清;谢劭亭;黄金洲;郑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飞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27/18 | 分类号: | A63H27/18;A63H27/30;A63H27/20;A63H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朱兴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模 飞机 转向 控制 结构 | ||
1.一种航模飞机的转向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飞机主体、第一主翼、第二主翼、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主翼上的第一开合式舵面和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主翼上的第二开合式舵面,通过改变第一开合式舵面和第二开合式舵面开合的角度来实现飞机转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模飞机的转向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开合式舵面增大开合角度而第二开合式舵面减小开合角度时,飞机产生向左的偏转力矩;当第一开合式舵面减小开合角度而第二开合式舵面增大开合角度时,飞机产生向右的偏转力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模飞机的转向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开合式舵面和第二开合式舵面均增大开合角度时,飞机减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模飞机的转向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合式舵面通过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连接提供转动力矩的第一伺服器结构,第二开合式舵面通过第三拉杆和第四拉杆连接提供转动力矩的第二伺服器结构,所述第一伺服器结构固定于所述第一主翼上,所述第二伺服器结构固定于所述第二主翼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模飞机的转向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伺服器结构和所述第二伺服器结构均包括伺服器固定件、伺服器和伺服器盖板,所述伺服器设置于所述伺服器固定件和所述伺服器盖板形成的容置空间内,所述伺服器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第一主翼或所述第二主翼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航模飞机的转向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合式舵面包括舵面一和舵面二,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连接第一球头,所述第一拉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球头,所述第一球头与所述第一伺服器结构连接,所述第二球头与所述舵面二连接;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连接第三球头,所述第二拉杆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球头,所述第三球头与所述第一伺服器结构连接,所述第四球头与所述舵面一连接;所述第一球头和所述第三球头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摇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航模飞机的转向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合式舵面包括舵面三和舵面四,所述第三拉杆的一端连接第五球头,所述第三拉杆的另一端连接第六球头,所述第五球头与所述第二伺服器结构连接,所述第六球头与所述舵面四连接;所述第四拉杆的一端连接第七球头,所述第四拉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球头,所述第七球头与所述第二伺服器结构连接,所述第八球头与所述舵面三连接;所述第五球头和所述第七球头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摇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航模飞机的转向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舵面一通过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主翼连接,且所述舵面一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主翼转动,所述舵面二通过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主翼连接,且所述舵面二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主翼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航模飞机的转向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舵面三通过第三固定件与所述第二主翼连接,且所述舵面三可相对于所述第二主翼转动,所述舵面四通过第四固定件与所述第二主翼连接,且所述舵面四可相对于所述第二主翼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模飞机的转向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翼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盖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上的第一盖板,所述第一拉杆、所述第二拉杆和所述第一伺服器结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盖板形成的容置空间内;
所述第二主翼上设置有第二凹槽和盖设于所述第二凹槽上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三拉杆、所述第四拉杆和所述第二伺服器结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二盖板形成的容置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飞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飞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746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