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讯电器金属零部件表面划痕缺陷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29987.1 | 申请日: | 2022-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9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史长安;徐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翰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1;G06T7/60;G06T7/73;B08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讯 电器 金属 零部件 表面 划痕 缺陷 检测 方法 | ||
1.一种通讯电器金属零部件表面划痕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扫描样本构建:找一待检测部件的样本,并对其进行扫描,以建立该规格的待检测部件包括检测位置、待检测部件特征的各项检测需求;
S2:检测部件摆放:将待检测部件按要求稳定摆放在检测工位上待检测;
S3:表面清扫:使用风机对待检测部件外表进行非接触性清扫,保证其表面在检测时不会存在浮灰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S4:扫描图像处理:对待检测部件进行扫描成图,并对扫描出的图像进行处理,便于更好的提取图像信息;
S5:划痕缺陷分析:根据扫描图像处理后的图像识别并分析表面是否存在划痕缺陷,若存在,则进一步分析扫描出的划痕缺陷;
S6: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扫描出的该部件表面的划痕缺陷以及划痕缺陷的各方面数据,并根据数据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电器金属零部件表面划痕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扫描样本构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样本扫描:找一待检测部件的样本,对其多个方位进行三维扫描,以获取其各个方位的图像进行分析;
S12:图像特征提取:根据样本扫描中扫描出的图像利用图像分割技术将图像中有意义的特征提取出来,并根据特征进行建模;
S13:检测面选择:对样本扫描出的三维图进行人工选择,选择出对一个或多个特定表面进行扫描分析,并保存所选择的特定表面作为后续检测部件大货时的依据;
S14:图像阵列分割:依据样本扫描和检测面选择所形成的特定面图像与图像特征提取中所提取的数据作为结合,按照等份将待检测表面的图像进行分割,并保存分割位置作为后续检测部件大货时的依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讯电器金属零部件表面划痕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中,图像特征提取中有意义的特征包括图像的外部轮廓和不同的扫描表面边缘,为后续检测定位做准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讯电器金属零部件表面划痕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扫描图像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1:部件表面扫描:对待检测部件进行扫描,形成扫描图像;
S42:图像特征比对:根据图像特征提取和检测面选择的步骤将样本的建模与待检测部件做比对;
S43:二次图像阵列分割:根据图像阵列分割中所保存的分割位置对待检测部件的表面图像进行分割,将整体表面处理分割为不同的阵列小区域处理;
S44:图像增强:将经过二次图像阵列分割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增强,强化图形的高频分量,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强调图像中凸出的细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讯电器金属零部件表面划痕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2中,图像特征比对中具体比对方式为依据图像特征提取中的建模与待检测部件的边缘轮廓进行重合,若存在些许差异,则在系统中校正样本建模的位置,使建模能与待检测部件重合,再依据检测面选择中选择的特定检测面进行检测面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通讯电器金属零部件表面划痕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划痕缺陷分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51:划痕识别:对二次图像阵列分割和图像增强后的图像进行识别,分辨出表面是否存在划痕缺陷;
S52:放行:若划痕识别中并未分辨出划痕缺陷则表示该部件表面并未存在划痕缺陷,并立即将其放行收集;
S53:阵列组合分析:若在部件表面识别出了划痕,且划痕跨于两个或多个分割后的阵列小区域内,则自动将不同阵列小区域内的划痕进行拼凑,使其组成一个完整的划痕缺陷;
S54:划痕定位:根据所识别出的划痕定位在部件扫描表面;
S55:三维深度扫描;直接对划痕定位中定位的划痕进行激光扫描,探测划痕的具体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翰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翰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99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