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全自动包膜装置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30215.X | 申请日: | 2022-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2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宾兴;曹强;刘成;彭强;唐延弟;谭震涛;徐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兴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3/02 | 分类号: | B65B33/02;B65B41/12;B65B61/06;B65H16/00;B65H18/08;B65H23/26;H01M10/04;H01M10/058;H01M5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全自动 包膜 装置 及其 工艺 | ||
1.一种电池全自动包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膜机构、拉膜机构、传输模块及包膜模块;
其中,上述放膜机构及拉膜机构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上述传输模块水平设置,传输模块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传输平台及第二传输平台,待包膜的电池经第一传输平台及第二传输平台水平传输;上述拉膜机构设置于第一传输平台及第二传输平台之间的间隙空间;
上述放膜机构中卷绕有蓝膜带,蓝膜带经拉膜机构固定并拉出穿过上述间隙空间;上述包膜模块设置于传输模块的一侧,包膜模块与传输模块之间的间距大于电池高度;
上述电池的一端面抵住拉出的蓝膜侧部,并进入包膜模块与传输模块之间的空间,蓝膜被传输模块及包膜模块分别覆压在电池的对应两侧壁上,且包膜模块将蓝膜水平折弯并包覆在电池的另一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全自动包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膜机构及拉膜机构上下间隔设置,放膜机构竖直向下导出的蓝膜;上述拉膜机构设置于放膜机构下方,拉膜机构从侧部吸附固定蓝膜并将拉膜下拉经过上述间隙空间向下延伸;上述拉膜机构下拉蓝膜经过间隙空间从第一传输平台表面向下延伸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电池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全自动包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膜机构中的蓝膜带经分离保护膜后,导出至拉膜机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全自动包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模块包括沿电池传输方向间隔设置于传输模块上方的导膜覆膜机构及压膜覆膜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全自动包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膜机构(2)包括料卷(22)、分带组件、保护膜收卷组件及蓝膜缓存组件,其中,上述料卷(22)上卷绕有一侧贴附保护膜的蓝膜带;上述分带组件设置于料卷(22)的出料端;上述保护膜收卷组件及蓝膜缓存组件分别设置于分带组件的两侧,料卷(22)导出的蓝膜带经分带组件分离并张紧保护膜和蓝膜,其中保护膜连接保护膜收卷组件,并经其卷绕;蓝膜连接蓝膜缓存组件,并经其拉出缓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全自动包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平台(30)包括第一传输支座(301)、第一传输辊(302)及传输动力组件,其中,上述第一传输支座(301)水平设置;上述第一传输辊(302)包括至少两根,第一传输辊(302)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传输支座(301)内;
上述传输动力组件包括第一传输电机、第一同步轮及第一同步带,其中,上述第一传输电机设置于第一传输支座(301)上;上述第一同步轮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同步轮套设在第一传输辊(302)的端部;上述第一传动带套设在第一传输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同步轮上,第一传输电机通过第一同步带驱动第一同步轮旋转,第一同步轮带动第一传输辊(302)旋转,以便将电池向前直线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全自动包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平台(30)上沿垂直于电池传输方向设有调距滑轨(303),调距滑轨(303)上连接有调距限位机构,调距限位机构在第一传输平台(30)上,调距限位机构内形成电池传输通道,以便导向限位传输中的电池调距限位机构包括第一调距组件(32)及第二调距组件(33),第一调距组件(32)及第二调距组件(33)沿垂直于电池传输方向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形成电池传输通道,且电池传输通道的宽度可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兴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兴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021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极耳裁切除尘装置及其极耳裁切除尘工艺
- 下一篇:异常检测方法以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