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全自动包膜装置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30215.X | 申请日: | 2022-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2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宾兴;曹强;刘成;彭强;唐延弟;谭震涛;徐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兴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3/02 | 分类号: | B65B33/02;B65B41/12;B65B61/06;B65H16/00;B65H18/08;B65H23/26;H01M10/04;H01M10/058;H01M5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全自动 包膜 装置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全自动包膜装置及其工艺,包括放膜机构、拉膜机构、传输模块及包膜模块,放膜机构及拉膜机构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传输模块水平设置,传输模块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传输平台及第二传输平台;拉膜机构设置于第一传输平台及第二传输平台之间的间隙空间;包膜模块设置于传输模块的一侧,包膜模块与传输模块之间的间距大于电池高度;电池的一端面抵住拉出的蓝膜侧部,蓝膜被传输模块及包膜模块分别覆压在电池的对应两侧壁上及另一端面。本发明实现了蓝膜及保护膜自动分离缓存导出,拉膜切膜,电池自动传输,间距可调式柔性,实现了在保证电池正常传输的同时完成蓝膜自动导入及包覆,有效地提升了电池蓝膜包覆效率及包覆位置精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动力电池设备领域,特别指一种电池全自动包膜装置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发展,各行各业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需求日益增长,在锂离子动力电池后段制成工艺中,电池外部需要包覆蓝膜,蓝膜的主要作用在于保护电池,避免电池外部划伤或电解液腐蚀。
在电池包膜自动化产线中,为实现电池表面自动包覆蓝膜,具体需要解决以下技术问题:1、由于蓝膜来料一般为带状结构,卷绕在料卷上,且蓝膜的贴附侧面覆盖有保护膜带;因此,在电池蓝膜包覆时需要解决蓝膜与保护膜的自动分离及蓝膜导出问题,以及蓝膜导出过程中的缓存问题;2、需要解决电池的自动传输以及传输过程中对电池的导向限位问题,以保证包膜位置的精准度;3、需要解决带状蓝膜与自动传输的电池动作相互衔接以便将带状蓝膜包覆于电池表面的问题,同时需要基于以上电池传输及蓝膜上料特点,研究电池各侧面包膜工艺顺序问题;4、在包覆蓝膜后,需要解决带状状态的蓝膜自动裁断问题,以便将卷绕的蓝膜包覆至自动化产线上多个持续传输的电池表面;5、由于实际生产过程中电池的类型尺寸多样化,因此还需要解决电池传输导向间距的可调整问题,以便适应不同尺寸电池传输,提高通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了蓝膜及保护膜自动分离缓存导出,自动拉膜切膜,电池自动传输,间距可调式柔性,实现了在保证电池正常传输的同时完成蓝膜自动导入及包覆,有效地提升了电池蓝膜包覆效率及包覆位置精准度的电池全自动包膜装置及其工艺。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池全自动包膜装置,包括放膜机构、拉膜机构、传输模块及包膜模块,其中,上述放膜机构及拉膜机构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上述传输模块水平设置,传输模块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传输平台及第二传输平台,待包膜的电池经第一传输平台及第二传输平台水平传输;上述拉膜机构设置于第一传输平台及第二传输平台之间的间隙空间;上述放膜机构中卷绕有蓝膜带,蓝膜带分离保护膜后延伸至拉膜机构一侧,经拉膜机构固定并拉出穿过上述间隙空间;上述包膜模块设置于传输模块的一侧,包膜模块与传输模块之间的间距大于电池高度;上述电池的一端面抵住拉出的蓝膜侧部,并进入包膜模块与传输模块之间的空间,蓝膜被传输模块及包膜模块分别覆压在电池的对应两侧壁上,且包膜模块将蓝膜水平折弯并包覆在电池的另一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放膜机构及拉膜机构上下间隔设置,放膜机构竖直向下导出分离保护膜后的蓝膜;上述拉膜机构设置于第一传输平台上,拉膜机构从侧部吸附固定蓝膜并将拉膜下拉经过上述间隙空间向下延伸;上述拉膜机构下拉蓝膜经过间隙空间向下延伸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电池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包膜模块包括沿电池传输方向间隔设置于传输模块上方的导膜覆膜机构及压膜覆膜机构。
优选的,所述放膜机构包括料卷、分带组件、保护膜收卷组件及蓝膜缓存组件,其中,上述料卷上卷绕有一侧贴附保护膜的蓝膜带;上述分带组件设置于料卷的出料端;上述保护膜收卷组件及蓝膜缓存组件分别设置于分带组件的两侧,料卷导出的蓝膜带经分带组件分离并张紧保护膜和蓝膜,其中保护膜连接保护膜收卷组件,并经其卷绕;蓝膜连接蓝膜缓存组件,并经其拉出缓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兴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兴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02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极耳裁切除尘装置及其极耳裁切除尘工艺
- 下一篇:异常检测方法以及装置